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这个刑警有点暖
//www.workercn.cn2017-12-19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更多

  曾波(左一)与年轻同事交流破案心得。 法制网通讯员 冷晓冰摄

  曾波,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樊城分局刑侦大队民警。从警13年,他经手的案件曾多次被当作典型案件供新警学习;连续3年来,他破获大案要案120起,打击处理150人,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超过1200万元

  法制网记者 刘志月

  在很多人眼里,刑警干久了整个人会显得更“硬”。但刑警曾波不完全认同这个观点。

  一般人身上的柔和,在刑警身上已经一次又一次的被磨掉:他们每天和各种犯罪嫌疑人打交道,在穷凶极恶的犯人面前,他们的“硬”要镇住他,他们的“硬”要让他说实话,他们的“硬”要让他服法认罪。

  但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樊城分局刑侦大队民警曾波觉得,刑警其实是个“双面人”:面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确须异常“严厉”,但面对受害人等则要足够“柔软”。

  “从警13年,曾波从一个对刑警一无所知的军人,成长为樊城公安刑侦界‘扛把子’,除了精细的破案思维,他更保持一颗温热的心,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是他不变的准则。”襄阳市樊城区委常委、公安分局局长杨朝晖说。

  “曾队平常是个硬汉,再苦再累都能受,但只要受害人一难过,他自己心里也立马跟着不好受,他心肠热,最容易心软了。”

  ——曾波同事李雪鲲

  俯身摸索着牛棚角落处的大窟窿时,泪水从盲人老太太的眼中涌出。一夜之间,两头牛被盗,这是她的全部经济来源。

  在农村,耕牛是很多人家的大额财产,视如己命。一般防止牛被盗,大部分人会选择建一个结实的牛棚,或者养条狗,再或者在牛身上挂个铃铛。今年6月和9月,老河口市和襄阳市樊城区太平镇接连4个农户家耕牛被盗,一共5头,案值将近10万余元。

  当听到走访的民警回来说起这位眼盲老妇后,曾波就一头钻进办公室,翻看各方发来的案件资料。

  牛被盗是在一个下雨的晚上,视频资料十分模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只有村口的一台监控拍摄到一辆“可疑”的农用三轮车,车上一共4人,且都穿了雨衣戴着帽子,只要看到沿路有摄像头就会熄掉车灯。

  曾波随即将画面放大,发现三轮车上有一块很大的篷布,下面有一块突起显得十分怪异,“我怀疑他们是将牛用篷布盖住进行运输”。之后一段时间,陆陆续续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和李楼镇也有耕牛被盗。

  曾波四处走访,调取大量视频资料反复核查,最终在一帧视频资料中发现该农用三轮车的一块明显标识。掌握这一线索后,曾波逐步排查,用“新技术+老手段”的方法,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张某、王某、刘某和马某。确认嫌疑人的行踪后,曾波与同事一起制定抓捕计划,将4名嫌疑人抓获归案。

  案子到此告一段落,但曾波仍心系盲人老妇家的情况。

  “人虽然抓住了,可老人的损失怎么办,已经年末了。”想到这些,曾波埋头连夜审讯。犯罪嫌疑人马某说,牛早已经卖给牛贩子了。曾波找到牛贩子,经过一番试探,他明白牛贩子和马某他们之间存在某种交易。经协商,4名犯罪嫌疑人和牛贩子自掏腰包,集体退赃。

  11月初,当曾波带着钱款来到失明老妇家送达退赃款时,老人摸索着墙壁朝曾波跪下了。曾波赶忙将老人家扶起,眼眶也跟着发热。

  “因为工作忙,曾队常自责,怪自己没能好好陪孩子。一有时间他就打电话回家问孩子,有时听他说话语气就听得出他的思念。”

  ——樊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马全

  今年3月10日,樊城区春园路一家网吧内发生一起抢劫案,4名未成年人在网吧寻衅滋事,抢走5部手机。

  案发后,曾波带队,通过侦查蹲守将4人抓获。看着面前和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小萝卜头”们,曾波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们其中有3个未满14岁,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父母忙生意缺于管教,慢慢地跟社会上的坏孩子接触后就沾染上了坏习惯。”通过了解,曾波觉得这些孩子们本性不坏,被抓后也都第一时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小高是几个孩子中最沉默的。当警方通知家长来局里后,小高的父母不问缘由,冲上来抡起拳头就要揍。

  “孩子的教育不能这样!请你们出来跟我聊一聊。”曾波走上前挡在小高面前,将双方隔离开。经过一番劝说,小高的父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保证日后改变对小高的教育方式,对小高多一些关爱。

  “犯罪行为不是一下形成的,他们处在这个环境中,又一直受粗暴式教育,叛逆是难免的。”曾波介绍,4个人中年龄最大的李强(化名)刚满15岁,已经达到可以判刑的年龄,而李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悔恨,父母也十分自责。

  “这么小的年纪,还有回头是岸的机会,为什么不拉他一把呢?”曾波找到受害人,在一番劝说后征得受害人的谅解,最终李强被判刑2年。7个月里,曾波成为了李强和他父母之间的桥梁,及时互通双方的信息。李强亲口向曾波承诺,出来后会重新做人,不再做违法犯罪的事。

  曾波:要对得起“警察”这个名字

  口述:曾波

  整理:法制网记者 刘志月 法制网通讯员 冷晓冰

  我从事刑侦工作13年,从部队转业后就做了刑警。现在想想,我当初选择刑警,大概是出于喜欢,整天干自己最想干的事情:破案子,缉拿犯罪嫌疑人,劲头儿足得像是上足弦的发条。

  我和同事们沐风沥雨,冰雪天蹲点守候,通宵达旦寻找线索,有的案子破了一半,有的案子毫无头绪,有的案子正在写结案总结,每一起案子就像一个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每次查处或侦破一起案件,我都有一丝欣慰,内心都有一点愉悦,感到这身警服没有白穿。

  这么多年,我一直有记笔记的习惯,我经手的案子,不论破案与否,我都会把相关的信息记录在本,破案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刑警就是打击犯罪侦查破案主力军,要用忠诚和智慧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用热血和丹心做好守护百姓的平安使者。

  这么多年的刑侦工作让我逐渐感觉到,随着社会秩序的好转,前几年以大要案为主,现在秩序好转、大要案下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多办理民生案件,才能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

  每次破案后,当受害群众握着我的手说着感谢的话,我都会无比的自豪,感到自己多少个通宵没有白熬,整日的辛苦有了回报,确实能对得起“警察”这个名字,并再次激励自己一定要扎实工作多破案,让人民群众有一个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为公安刑侦工作付出我的一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