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朋友圈拉票:破坏规则者必受其果
敬一函
//www.workercn.cn2017-10-16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朋友圈拉票泛滥成灾。同学朋友动不动发过来一个链接,为其孩子、侄子或者多少代以外的亲戚投票,每天都要投,都成人肉投票机了。父母把孩子的身份、姓名、学校甚至照片,都提供给了后台,还面临着这样的风险:后台将这些个人信息非法出售,不法分子拿到后编造一些重病、车祸,对父母进行诈骗。

  从所接触的信息来看,估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知:在现实生活中,朋友圈拉票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光明正大”的行为。这种拉票行为,究其本质而言,其实就是找关系,就是破坏规则。而类似现象在很多文学作品里也早有描述。只不过,荒诞的事物在文学作品中是一种艺术性讽喻,若真走入现实,那么就是一种病态。

  当然,人们对找关系这种事早已经产生了审丑疲劳。因为大家都知道找关系和破坏规则是不对的事情,但是如果找的人多了,歪风得不到扭转,规则被群体践踏,在审丑疲劳之下,找关系者感受不到压力,就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在此基础上,人们对找关系和规则的认知就会出现一系列错位。比如,自己如果能得好处,那么找关系就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自己得不到好处,那么找关系就是龌龊的。而这种现象一旦板结成社会土壤,更会滋生出类似“我爸是李铁,恨铁不成‘刚’”的扭曲心态。因为心态扭曲,还会出现类似的吊诡现象:在毕业季,好工作让人垂涎三尺,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一些“技不如人”的落选者会硬说自己被“潜”了,他们把求职失败归咎在“没关系”上,并由此进行无根据的炮轰。

  如此,传者愈多,“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者便会越多。很多人大体是这样的状态:一边讨厌找关系,一边又总想找关系。因为有这样的社会心理存在,不法分子就会将其视为“商机”。比如,朋友圈投票数量可以进行“买卖”就是典型案例。于是,网络刷票公关公司大行其道,以钱换票;一些家长发红包求票……而这一切,都源于最初的破坏规则行为。

  无需赘言,当利益成为个体的核心价值观,当逐利的欲望之水漫过内心的堤坝,那么社会就会出现把做人底线当作交易筹码的病象。这种病象不仅会成为公序良俗的“粉碎机”,而且还会让一些人恃权而骄,蚕食评奖赛事的公信力,乃至于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诚然,拉票行为也许不违法,但是它破坏了公序良俗的规则,而每一个破坏规则者,也必然逃不过破坏规则行为所带来的恶果。

  如今,人们都希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能产生预期效果。而要产生预期效果,其实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公民个体法治素养和文明自觉意识的提升。这种素养和意识不等于法律知识,也不等于人们知道多少道理,而在于人们是否真正确立并坚守规则意识。

  要知道,建设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更需要的不是人的适应,而是人的坚守。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将一些社会弊病的恶化趋势扭转,就需要一束束“光”。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像光一样,那么社会的黑暗角落就必然会日渐逼仄。“找关系”之类曾经被视为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存在,才可能渐渐消亡,人们才能静享公序良俗的灿烂阳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