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假钞引发的悲情何时休矣
卜新国
//www.workercn.cn2016-07-18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7月16日上午,河北定州市街头上演了令人唏嘘一幕:62岁的张老太摆摊卖自家土产,发现收到一张百元假钞后匆匆追赶,追出去100多米后,突然倒地昏迷不醒,最终经抢救无效身亡。(7月17日《燕赵晚报》)

  最近一段时间,假钞盯上老年人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安徽亳州谯城区65岁的刘老太拉着自家地里产的玉米进城来卖,结果却收到两张二十元假钞,当场就哭了;江苏南通85岁的陆文汉老人辛苦手剥的114斤蚕豆,被一小伙以1200元价格尽数购得,但到了银行却被告知这些全部都是假钞并被警察没收,老人欲哭无泪。事后,虽然民警购买了刘老太车上所有的玉米并拒绝找零,热心网友和村委会捐款补贴陆大爷的损失,但并非每一个被假钞坑骗的人都会有这种好的运气,张老太就因为一张假钞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假钞之所以“青睐”老年人,主要是因为老人的反应速度迟缓、辨别能力有限。所以,老年人要对纸币的真假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比如目前较为流行的是“一看、二摸、三听、四测”,可以通过这些辨别技巧提高辨别假钞的能力。如果这些方法很难掌握,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技巧就是求助于旁边的年轻人或者请附近银行的工作人员帮忙鉴别。 “防人之心不可无”,时刻保持警惕之心,才能避免自己遭遇欺骗和伤害。

  农贸市场的管理人员、城管、工商等相关部门也要切实转变职能,认真履行好监管和服务的职责。除了对占道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现象进行整顿和清理,也要为商贩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尤其要到一些中老年摊主的附近巡视查看,这样,即使不能每次都“防患于未然”,最起码在有关于假钞的纠纷或者欺骗现象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商贩的损失。

  作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只是在发现假钞时高冷地来一句“没收”,或者在面临存款任务时才想到储户的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为老百姓提供包括纸币防伪知识在内的服务,利人利己,又何乐不为?针对老年人大多对互联网不熟悉这一情况,要练好“基本功”,放低身段,深入一线,到老年人相对集中的场所开展宣传、讲座等活动,提高其必要的认知能力和防范能力。

  当然,最根本的是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币的非法行径。要综合运用道德和法律手段,加大惩处力度,将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记录纳入个人诚信档案。只有追根究底,才能除邪惩恶;唯有正本清源,才会万象更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