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纽爱“扎营”上海滩融入市民生活
李澄
//www.workercn.cn2016-07-11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每年的7月都会因为上海夏季音乐节而往返于京沪之间,同样是余隆在“掌勺”,但口味却大相径庭,这让人总是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尤其是去年开始,余隆又促成了纽约爱乐与上海交响乐团共建上海乐队学院和驻团合作伙伴关系,而且一签就是四年的合约。

  上一周接连跑了两趟上海,周一是为了小提琴名家吉尔·沙汉姆在夏季音乐节上的“独角戏”——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周五再次飞到上海,这一次是看纽约爱乐与沙汉姆的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这是纽爱在上海夏季音乐节上的最后一场,漏过了又要等明年了。

  这一场的曲目“忒正点”——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和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其实,整场音乐会给人印象深刻的倒不是纽爱曲目,而是纽爱放松而又饱满的状态,这在以往多年来中国的音乐舞台上可以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个就要从巡演和“驻场”的不同说起了。如果你跟过乐团巡演尤其是跨着半个地球的巡演,你就会深切体会对于音乐家来说巡演的辛苦,而且在一座城市的“标配”行程只有两天,旅途劳顿几乎无法保证一支乐团所有的音乐家们在舞台上都能以“在家”的状态正常发挥。

  今年纽爱在上海夏季音乐节上音乐厅的四场主题相当丰富——“夏日之光”开幕式音乐会、“都市冒险”纽爱青年音乐会、“城市之光”卓别林默片经典和“纽爱经典”艾伦·吉尔伯特与吉尔·沙汉姆;另外,在草坪广场还有一场纽爱铜管的露天音乐会,如此丰富的“满汉全席”,若不是“扎营”驻场,上海人是根本享受不到的。所以,应该说是上海夏季音乐节的新主张,改变了上海人欣赏音乐的方式。而纽爱在上海也并不仅仅是这五场音乐会,他们还要参加与上交的乐队学院共建教学活动,对中国青年音乐家们言传身教,其对中国交响乐演奏“浸润”的意义,更比那五场音乐会要深远得多。

  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这种邀纽爱“驻场”的方式,总是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当年在萨尔斯堡音乐节上“驻场”的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在一座熟悉的城市临时安家,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和文化之中,成为铭刻在这座城市文化生活中的永久印痕,是记忆更是生活,而不是拿着一套“麦当劳、肯德基曲目”来去匆匆。对于城市文化的吸纳吞吐,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互动,它的力度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