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医联体,“联体”还要“连心”
练洪洋
//www.workercn.cn2016-03-23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广东省中医院携手荔湾区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医联体”,使专家下沉社区,通过借力互联网,实现影像、心电图、检验、病理等远程会诊。省中医院目前已经与越秀区15家、海珠区18家等社卫中心建立了“医联体”,包括刚签约的荔湾区首家在内,该院共建广州市内医联体34家。

  省中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的“医联体”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一位患者选择到离家近的社区医院看病,如果社区医院把握不准,可以把患者的影像资料通过互联网传送到省中医院的影像诊断中心,由该院专家出诊断结果,并将报告发回到社区医院。如此,患者便不必老往大医院跑,省心多了。更进一步,假如患者在家也能这般操作,让专家远程诊断甚至开药,对老年或行动不便患者该是多么方便的一件事。

  “医联体”建设,旨在引导患者先到基层就医,小病到社区,大病上医院,缓解大医院压力同时,也让社区医院有活干。当“医联体”遇上“互联网+”,载体与手段创新,让一些原本在社区医院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也可能“搞掂”。可见,“联体”还要“连心”,连心才会贴心,这样的“医联体”才会得到街坊认可。

  作为医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结晶,远程诊疗只是提供一种技术可能,能否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益街坊”,仍有许多困局需要破解。医疗服务是一个复杂过程,除了设备与技术,还有风险与利益。一些医院之所重复检查、不认同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很多时候是为了规避风险,而不完全为了检查费、化验费。远程诊疗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这种风险,凭社区医院上传的影像资料诊断,万一影像资料出错,谁来负责误诊的责任?患者、社区医院、大医院,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诉求,取得最大公约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全国范围内“医联体”的建设似乎也证明这一点。2015、2016年是“医联体”建设的快速推进期,不少省市都规划建立多家横向、纵向“医联体”。但“医联体”将以何种模式可持续运作,科学的合作机制到底如何建立,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资源如何互通、利益如何分配,仍未有定式。已建立的,多半属于松散型,名义上“医联”,很多时候是“医扶”——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帮扶。帮扶也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出乎道德义务成立的“医联体”,未必是设计初衷,也难以担负起分级诊疗的重任。最终可能是,大医院出人员和设备扶持社区医院,影响自身诊疗工作,赔钱赚吆喝,热情难持久,社区医院也难从联合中得到什么好处而缺乏积极性,双方貌合神离。

  广州集中了诸多大型医院,医疗资源非常丰富,“医联体”建设也在稳定推进,这是市民之福。要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市民见到实效,才不辜负公众期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