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民间众筹式的慈善,亟须规范
张丽
//www.workercn.cn2016-02-26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昨天,钱江晚报报道了一个关于慈善募捐的争议事件。浙江绍兴一网友在朋友圈看到一则《好心人,感谢您帮一下我的白血病女儿》的募捐消息,消息称女儿患白血病,希望能募捐到30万元。很多朋友看到消息后主动转发并献出爱心,但添加求助女子微信后才发现她开奔驰,还秀钻戒。对此,该女士的丈夫回应称,车是二手的,因为做生意要撑场面所以买了奔驰,钻戒花了一万多元,是因为觉得老婆辛苦所以买了戒指作为七夕礼物。“这就是一个正常女人晒自己的幸福,不应该受到抨击。换句话说,女儿生病,不代表我老婆就要穿10元一件的衣服。”

  的确,和去年“为救儿童被狗咬”那起恶劣的骗捐事件相比,眼下的这个被名之曰“奔驰女募捐”的众筹里,小孩确实是有病,也确实需要一笔钱治疗。但为什么很多捐了钱的人还有被骗了的感觉呢?大概是因为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找社会募捐善款的家庭都应该是几近山穷水尽的地步,别说二手奔驰,恐怕连二手奔奔都负担不起了。善良的人一般都是已经掏空了自己,不得已才会低头向陌生人求助;但现在这个家庭的父母却是以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为前提,向社会求助。真是应了广大网友的吐槽——当别人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吗?

  找别人要钱这件事,披上时髦光鲜的马甲叫“众筹”,说穿了其实就是“乞讨”。有家教有廉耻的人家甚至到了那一步也不愿意手心朝上。当然,现在社会多元化了,什么想法都有,对不涉嫌触犯法律的极端自私,旁人要么不予理睬,要么也就只能加以道德上的指斥。但这样消费社会爱心,消耗好心人善意的行为,真的很可怕,因为它实际上在无形中大大降低了未来真正有困难家庭获得帮助的机会。

  现在很多机构都建立了众筹平台,以帮助更多的人获得社会救助,但遗憾的是到底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有资格申请救助,谁来担保求助者的情况为真,救助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停止了……这些相关的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事后审计规定还都没有建立健全。这次的“奔驰女募捐”折在了朋友圈晒照片上,下次万一有人长了心眼不晒图了呢?“慈善”是个易碎品,禁不住几次欺骗、自私自利、好吃懒做之类负面事件的折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