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陈攀峰:“退而不休”,想说爱你不容易
//www.workercn.cn2015-10-19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更多

  或为颐养天年?中国“银发族”不工作的理由。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日前刊发文章,原题为《中国人退休后不再工作的理由》,文章称——笔者采访了约40名来自中国大城市的访日游客。被问及“在日本最惊讶什么”时,他们除回答“公厕很洁净”外,还有诸如“出租车司机都是老年人”等。而在中国,清晨,老头子在公园打太极,老太太在公园练习合唱是常见现象。夜晚,老人们还会聚在广场认真跳“广场舞”。为何中国的老年人不像日本老人那样继续工作?

  “退而不休”为哪般?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社会现象。

  一般情况下,到了60岁,大部分上班族都要正式退休,告别职场,彻底回归家庭。但是,在我们的身边,确实存在不少老年人“退而不休”的现象,他们要么是因为退休后精神空虚,为了生活更加充实而主动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医生、教师等在这方面颇为常见,不少医院和私立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返聘”医生或者教师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年人来讲,他们获得了双份收入,生活也更加充实,也让子女和后辈人赞叹不已。但是,符合这种情况的老年人必须同时具备身体健康、拥有一技之长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充足的人脉资源等条件,不是所有退休的老人都能做到的。

  更多的情况是,由于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等原因,到了60岁,还有不少人不到60岁都会因为健康原因而提前退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些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基本上都要在与病魔的抗争中度过,根本没有条件再去从事“第二职业”。

  还有这样更加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就是虽然老人自己退休了,但是面对儿女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实际困难,这些老人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继续“发挥余热”,开始义务帮助子女接送孙子(女)上学,甚至还承担了做饭、做家务等大部分劳动,让已经成家立业的成年子女得以心无旁骛地以更加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的老人真的值得点赞!他们虽然退休了,他们虽然没有去找“第二职业”,但是,他们退休之后的生活依然充实!

  笔者认为,作为已经成家立业的成年人来说,对于老年人退休之后的生活安排,首先要充分尊重老人本身的真实意愿,不能因为“眼红别人”就鼓动怂恿自己家的老人也去从事“第二职业”,也不能毫不考虑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千篇一律地“命令”老家的父母必须为自己带孩子等等,由此导致引发的家庭矛盾,比比皆是!不可不察!只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让老人退休后心情舒畅地安度晚年,就是最好的结局。

  “退而不休”为何受到关注?与当下的国情不无关系。在中国,不工作的老年人大致分为两类:占少数的“讴歌人生派”和占多数的“事出有因派”。前者大多原先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退休后收入稳定,福利优厚;而后者大都出自普通企业,退休后只有养老金,且数目比在职时少。因此,前者为丰富第二人生,开始从事年轻时未接触过的学习、兴趣和体育项目,而后者虽有再就业想法,但因要照顾孙辈而放弃。为缓解家庭压力,他们更多地选择不花钱的广场舞和公园合唱。——对这些老人来说,“退而不休”并不值得考虑。

  按常理来说,“退而不休” 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中国有“颐养天年”的说法,但是依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这种“在静养中度过晚年”的方式被中国老年人视为最理想的晚年生活。而且,如果父母退休后仍需工作,子女会被周围视为不孝。因此,即使老人仍想“发挥余热”,子女也通常会以“享清福”来安慰老人,拒绝他们“再就业”。 另外,中国职场注重“效益至上”,老年人重新就业的门槛很高。由此可见,“退而不休”其实也需要一定的勇气与魄力。

  总而言之,从老年人“退而不休”中能够读出什么?希望读出更多的是充实、快乐与满足,而不希望读出的是尴尬、苦涩与无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