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周卫军:为孩子入学为何总要不择手段?
//www.workercn.cn2015-09-10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更多

  “开学已经一周,村民把教室给锁了,我家孩子到现在还进不了教室。”新宁藕塘小学家长发帖吐槽,刚刚开学,藕塘小学两栋教学楼和食堂被当地村民锁住,开学已经一个礼拜,孩子还没进过教室,就更别说正常上课了。(9月8日红网)

  开学季,竟然成了许多中小学校长的逃难季!而其中最多令校长不得不躲避的竟然是学校的招生问题——小学一年级学生未到龄强行要求入学的;不符合转学条件而强行要求转学插班的;不符合招生区域或分数要求而强行要求择校的……而为了孩子能够顺利如愿(更多是家长之愿)入学,众多家长真可谓是不择手段——有权者欲以权压人,有钱者欲以钱买学位,有关系者则托关系走后门寻找捷径,一无所有者则找校长苦苦哀求、寻死觅活大打悲情牌,或者死缠烂打、软磨硬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再不行更是如藕塘小学村民一样“霸王硬上弓”……面对许多的蛮不讲理者,即便校长或老师们磨破嘴皮跟他们讲道理、讲政策,都是毫无效果,有的只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或“惹不起总躲得起”式的无奈……

  为什么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入学问题如此焦虑,甚至会不择手段?笔者以为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扭曲的成才观造成家长“望子成龙”焦虑症。“早上学、早成材”,“读好书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好的学校就是孩子成才的保证”,“唯有考上大学才是最好的成才路”等观念的蔓延使得许多家长无视家庭、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跟风,希望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在成长成才历程中少走弯路。

  二是城乡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上的不均衡现实令家长不得不焦虑。村小、教学点的萧条、乡镇中心学校的繁荣、城市学校的膨胀……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但是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冷静下来细细思量?最普遍的想法就是“谁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办学条件差、留不住好老师、没有人气的学校去受罪?”

  三是盲目的攀比风助长了家长的孩子入学焦虑。“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前途远大我的孩子也不差”、“别人家有钱有关系送孩子上好学校我也行”……如此攀比,家长们又怎能落下面子让自己的孩子不随心所欲地择校入学、呵护成长?

  四是教育政策的宣传还不够到位。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流于表象,尊师重教风气日渐转淡,学校、教师与群众关系若即若离,有的地方更是因为收费、用地、财产等利益纠葛使校群关系矛盾重重,导致了许多的有关教育政策难以深入群众,甚至还会造成群众对教育政策的误解,从而使得少数家长在孩子入学时因一时不理智采取极端手段。

  孩子读书难,家长送书难,教师教书难,政府办学难……这似乎成了一个难解的教育怪圈。但是作为深陷其中的家长、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等如果能够不断反思自己,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坚决做到照章办事,不乱开口,不乱伸手,还给教育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家长们又哪里还会有那么多为了孩子入学等问题而不择手段的机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