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赵明昊:厕所也是文明的标尺
//www.workercn.cn2015-07-1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关于厕所的谈资,似乎无缘风雅,即便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其母如厕时降生的传说,即便有欧阳修坦承自己的文章多出于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但是,厕所作为人类卫生系统的重要角色,其意义非同小可。

  哈佛大学遗传学家加利·拉夫昆曾说,在延长人类寿命的诸多因素中,厕所是最大的变量。美国教育学家朱莉·霍兰的著作《厕神:厕所的文明史》启发大家从人类文明的高度审视厕所的含义。还有学者说,抽水马桶(以及城市排污系统)当之无愧是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人类卫生系统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美国研究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的教授贾雷德·戴蒙德在回答为什么世界上权力和财富的分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时甚至说:“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就是通过征服、流行病和灭绝种族的大屠杀来形成现代世界的。”他的观点虽然不乏片面,但足以启示我们从与传染病抗争的人类卫生系统的优劣之分,看看现代世界的不平等现象。

  回溯历史,人类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步入到人口密度高得多的农业社会后,如何处理聚集大量寄生虫幼虫和病菌的排泄物就成了问题:定居农民生活在自己排放的污水中,为这些小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在卫生状况更加糟糕的城市和世界贸易路线出现以后,整个欧洲、亚洲和北非演化成一个巨大的病菌繁殖场。戴蒙德就此指出:“人类历史上致命病菌的重要性,可以从欧洲人征服新大陆并使那里人口减少这件事得到很好的例证。”当然,在现代卫生观念产生之前,欧洲人自己也并不好过:即便到了19世纪,巴黎仍然少见厕所,整个城市被形容为“腐臭的大作坊”。直到随后欧洲和北美暴发了一系列天花、霍乱和伤寒病,人们才意识到改进卫生系统的重要性。

  跨进21世纪,很多人为“世界是平的”而欢呼,津津乐道如何缩小“数字鸿沟”,但却很难面对一些依然孕育于不起眼的“污秽之地”的深刻危机。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探讨全球城市化问题时做了个对比——全球70亿人中,“有60亿人拥有手机,但只有45亿人使用马桶”;其中,还有11亿人的厕所就是大街、河岸或者露天空地。据联合国估算,全球每年有上百万儿童因卫生设施不足而死,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预防避免的。不久前,印度为了推广现代卫生观念,在一些地方采取“发钱上厕所”的鼓励措施,看似反常,意义却不容小觑。

  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在探讨何为历史的进步时指出,人类的麻烦或在于,所有的技术成就都只是用新方法完成旧目标,对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重新强调某些观念要比扩大手段更重要。健康同样是生产力,当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们在探讨,为何花样翻新的经济政策和技术变革仍难以让自己从泥潭中走出来的时候,或许答案就在那25亿没有厕所、亟须基本的基础设施的人们身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