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胡立彪:这种擦边球很危险
//www.workercn.cn2014-12-25来源: 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饮食传统特别讲究食补,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民间食补拥趸尤众。当然,这个“补”,基于所需可以具化为对于身体器官或功能的养、壮、保等作用。一听说韭菜壮阳,拔了丝瓜种韭菜的人有之,一听说猴菇养胃,赶紧买两箱猴菇饼干放家里的人亦有之。这么说吧,只要打出食补旗号,不管什么产品,有人卖就不愁没人买。

  需求决定市场。于是,各种各样标称补这养那的食品就应需而出。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食品果如其言,当真有效?答案基本是否定的。近日有媒体报道,目前市场上的许多功能性食品存在虚假宣传问题,而那些所谓“养胃”食品,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食品营养和安全方面的专家指出,食品的“养胃”功效只是民间传统说法,大多无法进行科学定量实验。

  不能拿出科学证据的传统说法,只能是个传说,而传说在食品安全领域是不合法的。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普通食品不能宣称具有保健功能及疾病预防功能。即便是特殊膳食用食品,虽然其产品配方设计有明确的针对性,但其目的是为目标人群提供营养支持,不具有预防疾病、治疗等功能,食品标签不应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一些食品标称“养胃”,就把自己归入保健品的范畴了,但事实上,它们根本就没有保健品批号,只是普通食品。

  而且,从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看,“养胃”说本身也有问题。在我国保健食品的27个功能中,并没有“养胃”的说法。“养胃”既不属于保健概念,也不属于营养概念,更不属于医疗概念。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事难成”,“养胃”的具体含义、归属和评价标准尚且含糊,指望这样的产品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功效,基本就是扯淡的事了。

  退一步讲,就算达不到“养”的效果,只给人一种心理安慰,食品中含有某种成分的量应该给足,否则连叫这个“名”的资格都没有。可事实上,许多功能食品中提供“功能”的原料根本就达不到要求。根据现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应按照规定标示营养标签,食品标注的营养价值及声称有明确的含量要求。以钙为例,每100克的食品中,钙能达到一个正常成年人每天所需量的15%,才能标注食品含有钙或者是钙来源;达到30%及以上才能说“富含钙”。但许多功能食品或者不标注营养价值含量,或者标了含量却达不到要求。比如,一款粗粮乳饮料标称含有黑小麦粉,但250毫升饮料里只有0.5克,含量比只有约0.2%.

  利用人们追求健康的心理,企业夸大食品的营养和功效,忽悠赚钱,这并非个别现象,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原因不难找:食品产业发展速度很快,相关法律法规滞后,加之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来自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督的约束力不足,企业在逐利本性的驱使下有赚快钱的冲动,并寻找到机会,屡屡打出擦边球。

  当然,这种擦边球很危险,也打不了多久。一方面,法律法规会逐渐完善起来,监管空白会得到弥补,企业虚假宣传的行为将会受到严厉惩处;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越来越趋于成熟和理性,越来越不好骗,留给企业忽悠的机会将变小。而且,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属于快消品的食品实际上正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不管宣扬什么功能特色,单纯靠产品本身很容易被模仿,也很容易被新品取代,企业很难获得持续的发展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靠制造营销噱头得一时之利的理念,把经营方向调整到注重产品质量,并在质量基础上赋予产品更多具有科学依据和文化价值的内涵,提高目标群体对产品和品牌的忠诚度方面,从而不断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