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杨兴东:殷晓非代表了一种公共精神
//www.workercn.cn2014-06-10来源: 郑州晚报
分享到:更多

  殷晓非是谁?殷晓非是河南南阳一个普通人。6月4日,在湖南娄底二大桥下,为救落水女青年,殷晓非连衣服都来不及脱掉就第一个跳进湍急的河流中进行营救,最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现在,英雄回家了。在离别家乡多日之后,这个忠厚老实、侠肝义胆的河南汉子,化作了一捧灰土,永归他热爱和眷恋的土地。 6月9日上午9点,在沪陕高速南阳卧龙站路口两旁,站满了自发前来迎接英雄殷晓非骨灰的数千名市民。“向英雄致敬!”“晓非,家乡亲人接你回家!”“放心去吧,我们都是你的家人!”人群中有学生、教师、工人、农民、公务员等,有的手举横幅,有的手捧鲜花,静静地守候着。  有这样一种人,他很平凡,但在关键的时候,总能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殷晓非正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纵身一跃的瞬间,用生命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湖南娄底,河南南阳,这两个一南一北的城市,也因为好人殷晓非,而凝结起不可分割的情感联系。英雄的意义,跨越地域的阻隔,也跨越了时间,成为一座永远的丰碑。

  易卜生说,“我常常觉得整个世界像是一艘海上遇难的大船,最要紧的是救出自己”。从哲学角度审视,殷晓非的行为,也正是在替我们救赎自己。当救与不救成为“键盘英雄”们的热点话题,平凡的殷晓非,似乎从未纠结所谓的“道德底线溃散”,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公众重新诠释了一次“河南好人”,给“见义勇为”谱写了新的内涵。而更值得珍视的是,殷晓非远在遥远他乡,对于身处险境的陌生人,如果未伸援手,舆论也不会带给他丝毫压力。慷慨救援的背后,是一种古之侠者的热忱,也是一种公共精神的践行。

  而现在,这样的精神似乎有些让人感到稀缺。某种意义上,我们陷入一种集体性的迷思。张艺谋在《归来》中描绘了一个这样的场景:主人公陆焉识带着思念成疾的妻子等待“自己”的归来。对于我们而言,公序良俗的构建又何尝不是一场归来,一次重新发现自己?对殷晓非的铭记,既是对英雄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我们的再启蒙,重新发现我们心中的善与爱。整个社会的公共精神正是基于这种内心的温度,才拥有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力量。

  现在,距离殷晓非遇难已过去数日。值得庆幸的是,社会对他的关注却并未消退。6月8日,3000娄底人自发送别,各界捐助善款突破40万……种种让好人得好报的利好迹象,诠释着以德报德的古老传统。这,也是构建公共精神最为关键的基石。别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用善行回报善行,每一个看似微小的义举,每一点对英雄身后事的关心,所积聚起的是一种善的“蝴蝶效应”,它可以把“河南好人”殷晓非的精神,如春风拂大地,吹进更远更广阔的地域。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所有人都是一个共同体。唯有共济,互爱,彼此关照,我们的社会才有对抗风险的力量。殷晓非是一个人,他背后却代表着整个“河南好人”的群像。面对危难,我们每一个公民向他们学习,多一些勇敢,少一些袖手旁观,这个社会便自然凝聚起向上的力量。

  让我们向殷晓非致敬,也向所有长期践行善良的公民致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美好的明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