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王才忠:以俭养德必须治理建设浪费
//www.workercn.cn2014-06-04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出通知,部署节俭养德的全民节约行动,以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社会氛围。

    勤俭节约,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现在又提出节俭养德,是因为在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铺张浪费现象广泛存在,而且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大到城镇建设、工程上马,小到一滴水、一颗粮、一张纸,浪费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更让人忧心的是,很多人对铺张浪费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物质匮乏时需要节俭,物质丰富了同样不能浪费。以所谓市场经济需要超前消费来为浪费辩解,既苍白无力,也是罔顾中国资源瓶颈约束的严峻现实。何况,节俭可以养德,能润育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古往今来,家国盛衰,无不可以从节俭或浪费中找到根由。

    风成于上,俗行于下。节俭的确是全社会的事,每一种浪费都应受到制止与谴责,但毫无疑问,建设工程等领域的浪费,不仅浪费数额巨大,负面影响极深,对社会节俭风尚的创伤也最重。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议论从不鲜见:我们浪费几滴水、几粒粮、几张纸算什么,人家一项工程就浪费好几个亿。建设上的这种大浪费固然不能成为日常生活小浪费的借口,但其负面导向作用却显而易见。

    建设工程浪费堪称最大的浪费,是节俭养德需要突破的首要关口。在众多城市,经常会有这样的报道:花费数亿元的客运站闲置多年,以数亿元建设的公园莫名停摆;道路、管网建设,总像拉链一样反复地挖了填、填了挖,不知何处是尽头;葱茏的山头,时常会冒出一些大体量的建筑,建成之日往往是拆除之时;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年,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里面难道仅仅是建筑材料和建筑质量的问题?那种大拆大建的人为因素占了多大比重?专家称,粗放式的“老型城镇化”,让我们一些地方勤劳而不富裕,就是因为大量的财物在不断的“翻烧饼”中被浪费掉了。

    造成建设浪费的重要原因,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当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成了摆设,独断专行就会大行其道,一些所谓的大手笔就会隆重上演,铺张浪费就不可避免。二是有了规划也不执行,当权力大于法律、大于规划,权力就会张牙舞爪,法律、规划就成了“纸老虎”。三是图显绩不求实效,前任不给后任留白,后任也不理前任的旧事,不计成本,只顾自己一路奔着“政绩”而去。

    一些人为什么在巨大的建设浪费面前还心安理得?这是因为建设工程是一块公地,对公地盯得不紧、管得不严,就会酿成“公地悲剧”。在一些人眼里,建设工程这块公地不用白不用,搞错了,浪费了,毫不心疼,也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搞出了“形象”、造成了浪费,不仅不受到责任追责,反而得到升迁,何乐而不为?

    对于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国家和地方都早有明确的法律、规章和政策。治理建设领域的浪费,停留于一般的道德呼唤不行,必须出重拳、下狠手,在严肃法纪、落实责任上下功夫。其一,严格限制决策者的权力,切实做到法律至上,规划先行,规划至上。科学的规划一旦制定,就是红线和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更改。其二,要落实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对每一项建设工程的决策、实施,都要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对造成铺张浪费的,要实行终身责任追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