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宋 华:创新家庭养老模式方可解忧
//www.workercn.cn2014-05-16来源: 郑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据《人民日报》报道,5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首个《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指出我国约有4.3亿户家庭。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过880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的比重超过20%,给家庭养老带来挑战。

  总的来说,家在变小,长者增多。这是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家庭发展的显著特点。家的“块头”小了,由上世纪50年代的5.3人变为2012年的3.02人,中国已是平均家庭规模较小的国家;家的“岁数”长了,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比重超20%,目前,90%以上的老年人是在家庭中养老,预计2015年,失能老年人数将超过4000万;与此同时,家的“体格”壮了,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大幅下降。

  中国家庭发展的所有特点都在指向养老问题。中国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1—2人微型家庭的数量大幅增加,且城乡各类规模家庭户分布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家庭类型更加多样化,核心家庭比重持续下降,独居老人比例有所升高,单亲家庭、丁克家庭、隔代家庭等快速增长,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大量出现,直系家庭的数量和比重显著增长,如此种种意味着,空巢期来得更早且持续时间更长。

  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养老带来挑战。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中国有老年人的家庭出现了大幅度增长,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压力较大,老人精神慰藉的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老人独居家庭、留守家庭等一些特殊家庭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而,家庭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但是,家庭发展支持政策尚不够完善。眼下,我们尚未建立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长期家庭政策和制度安排。中国一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百行孝为先”等都是孝道伦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反映。这种以孝文化为传统的赡养方式,两千多年来一直由家庭单位直接承担,早已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思维之中。虽然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中建立在多子女基础之上的养老实践,或许在许多重要的方面不能为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提供经验。但是,中国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现实告诉我们,家庭养老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它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是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需要,是老年人自身的需要。

  孟子曰:“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历史的车轮碾过今天,人们再来品读这句话,似乎又能读出新的含义。中国目前的养老现状,家庭养老难度不小,所以亟须建立新型家庭养老模式,吸取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弥补家庭养老的缺陷和不足,使其在多层次、多方位的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