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宋常青:公共事件防谣,工夫更在“惩谣”前
//www.workercn.cn2014-05-14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开放的舆论平台就在那里,如果权威信息迟迟不去占领,谣言就会有生存的空间

    现如今,几乎每一起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件,都少不了造谣者的身影。事件发生之初,地方政府部门的回应中都会有一句“将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事件平息之后,通报有多少造谣者被依法拘留,也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5月12日,杭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杭州”通报称,在余杭抗议垃圾焚烧项目事件中,有7名犯罪嫌疑人因捏造谣言、传播“警察电死人”等虚假信息而被拘留。

    热点公共事件中谣言的危害不容小觑。凭空捏造的虚假信息,添油加醋的不实传闻,很容易煽动围观者的情绪,甚至让事件走向失控。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很多规模性聚集、群体暴力事件之所以会造成严重后果,都与一些造谣者的煽风点火有关。温州苍南县城管队员遭围殴源于有人散布“城管打人致死”的不实传闻,余杭垃圾焚烧事件中也有不少毫无根据的“已有××人死亡”的虚假信息。

    谣言的传播速度,超出很多人想象。或许有些网友起初只是“随手一转”或随便吐槽几句,都有可能成为病毒式传播链条的原点。有些极具煽动性的谣言,即使很快被始发者删除,也会以快照截图和复制重发的方式,继续在网络空间掀起滔天大浪。在余杭垃圾焚烧事件中,某位网友在被拘前辩称已删掉胡编乱造的微博,但公安部门称其行为已造成恶劣影响,自然也就难逃被依法追责的命运。

    此前,已有不少学者就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造谣者心态、谣言传播路径等问题进行研究,结论大同小异——无非是说网络发言的门槛低、部分网友素质低,有人通过造谣吸引眼球等。这些分析当然都说得通,但我认为更关键的一点是:开放的舆论平台就在那里,如果权威信息迟迟不去占领,谣言就会有生存的空间。

    尤其在一些涉及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敏感突发事件中,人们必然会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而弄清真相、打消顾虑和担忧。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公民无法从官方渠道得到权威信息,难免会有一些人将自己的猜测和道听途说的消息发布出来,这些非权威信息在满足心理渴求的同时,也会干扰舆论风向。

    对造谣者当然要谴责和追责,但是,一事当前,民众有很多疑问需要权威部门解答,如果不去尽可能多地满足民众的知情诉求,只靠“警告”造谣者,未必能舒缓对抗情绪。让民众情绪回归理性,远比“警告”造谣要花更多的工夫。

    我们不妨看两个例子:在上个月的兰州自来水异味事件中,地方政府连污染源在哪里都没查清,便扬言要对造谣者进行查处,结果惹来一片骂声;而在几天前的靖江自来水异味事件中,面对网络上出现的“农药船翻倒污染水体”谣言,当地政府的做法是迅速核实并通过微博、电视予以澄清。直到现在也没听说靖江追查造谣者,但舆论普遍认为靖江的表现远超兰州。

    可以看出,有效的舆论引导更能消解公众的对立情绪,进而让公众回归冷静和理性,才能让他们同政府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不能苛求在涉及公众重大利益关切的问题上没有谣言出现,但比起遭遇突发事件之后才手忙脚乱地谴责造谣、威胁“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平时在建立官民互信、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提升社会理性水平等方面多下功夫,显然能收到更好的成效,也能更好地减少谣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