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场来检验科创板成色-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财经

由市场来检验科创板成色

祝惠春
2019-04-03 10:15:25  来源:经济日报

  “科创”成色关键要靠市场检验。即便企业进入了科创板这个大考场,也并不表示一定能够获得好成绩。如果科创板能够吸引到一大批科创领域细分产业的“隐形冠军”,那就是成功的潜在基础之一。仔细分析目前申报科创板的37家企业,这个苗头已经开始显现,科创板一定会前途光明

  近期,科创板进展迅速,已有37家企业申报科创板,其中有3家企业的状态从“已受理”变更为“已问询”。一时间,市场各方热议申报和受理企业的科技含量等,甚至有人担心未来科创板科创含量可能会不足。

  设立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试验田”,受各方关注是必然的。市场热议和剖析受理企业的科创含量,有助于形成依法履职尽责的市场环境,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不过,如果一个孩子还没生出来,就担心他以后长得不好看,就有点儿杞人忧天了。一方面,在科创板落地阶段,市场需要对新规则予以理解和消化,申报企业逐渐增多还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受理环节仅对企业申请文件齐备性、中介机构资质等进行核对,相当于把“入场”关,问询阶段也只相当于“面试”。在头一批申报企业中,最终能够“通关”上市多少家还是未知数,以这么少的样本来评价科创板的整体质地,言之过早,也有失偏颇。

  更何况,科创板的真谛是让市场选出资本市场赛场上的“骏马”。检验“科创”成色,关键是市场的检验。即便企业进入了科创板这个大考场,也并不表示一定能够获得好成绩。须知,注册制和退市常态化是“一体两面”,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就意味着高退出率。科创板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要起到大浪淘沙的作用,把好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选出来,推动这些企业做大做强。当然,被淘汰也是一部分企业的结局。

  与其关注谁在申报,不如关注科创板如何更好形成市场化机制。科创板注册制试点,重在“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当前,科创板需要建立一套更加市场化、法治化的制度体系,涉及市场理念重塑、责任体系重界、定价基础重建、信披规则重构等,要有效发挥资本和市场的巨大力量,用市场化方式,为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定价,促进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激发创新活力。因此,首批申报企业是否“知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科创板的“长跑”中,要赛出中国下一个“阿里”和“腾讯”,助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需要指出的是,判断科创企业需要“眼力”,并非人人能够胜任。当初,苹果、微软初上美国纳斯达克时,根本不能与今日的规模同日而语。就算是腾讯,当年哪怕业务初具规模,一些知名投资人都看走了眼,将其股份拱手让人。科创企业的“选美”,往往让人生发“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感叹,要陪伴一家科创型小企业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时间的打磨与馈赠。因此,科创板既要坚持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改革定位,也要以包容性应对科创企业的高迭代性。百花齐放才是春,大可不必苛求科创板企业在起跑线上“出生就伟大”。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科创板能够吸引到一大批科创领域细分产业的隐形冠军,那就是成功的潜在基础之一。事实上,仔细分析这28家企业,这个苗头已经开始显现。着眼长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成长,科创板一定会前途光明。

  (本栏目话题由今日头条提供大数据分析支持)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十年一诺暖如歌

    【人物】坚持十年为老人拍照的摄影师【故事】“看镜头。微笑。非常好!”在摄影师充满温情的镜头下,一位白发老人神采奕奕的笑容出现在了照片上。镜头里有什么?春天的鲜花,飞扬的青春,难忘的记忆,还有老人们的笑容……对于镜头中的老人们来说,这样的照片不会褪色,而摄影师们也在快门的闪动中为岁月留影。

  • “大师沈巍”与“诗人余秀华”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些天,“大师沈巍”算是网上最红的红人,似乎有遮盖响水事件之嫌了。沈巍,本流浪汉一枚,在上海的街巷流浪26年。然后,有人接连不断地拍沈巍先生之视频,发出了“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的感慨;然后,出现了一位所谓的“师娘”(据说这位半老徐娘也红了

  • 流浪大叔爆红 谁该感到羞愧

    流浪大叔一夜之间成为全民网红,他叫沈巍,据说是某单位因病停职的工作人员。媒体起初报道这位流浪大叔时,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说实话,沈巍的爆红一改电商时代网红靠颜值或才艺出圈的规律。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有着理想和坚持的社会底层流浪者

  • 为救助者解除后顾之忧

    我们既要赞美道德,更要信奉法治。制度性保障并不排斥道德弘扬,相反,它可以促成道德生长坐高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广播,有乘客突发病情,请求列车上的医务工作者前往提供帮助。媒体也经常报道,某某医生在列车上及时仗义出手,救病人于水火。可最近的一则新闻,令不少医生心生疑虑。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