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民资控股高铁的未来大有看头
樊大彧
//www.workercn.cn2017-09-13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民资控股的杭绍台高铁项目,一旦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成为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样板,民营资本有望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这将有利于铁路总公司改善其资产负债表,促进中国高铁“八纵八横”网络的顺利建成,助力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中国首条民营资本控股高铁——杭绍台高铁PPP项目11日在杭州签约。该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其中由复星集团牵头组建的民营联合体占股51%,中国铁路总公司占比15%、浙江省政府占比13.6%。民资在中国铁路投融资领域首次控股,打破了长期以来铁路建设领域约束民营社会资本投资的“玻璃门”,在我国铁路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民营企业、社会资本签订长期协议,授权相关组织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近年来,已有许多民营资本通过PPP模式投身和布局基建领域,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区域综合开发、高速公路、生态园林等领域。然而,首条民营资本控股高铁直到近期才姗姗来迟,这一时间差也足以说明民资参与铁路建设的难度之大、门槛之高。

  我国铁路运营此前长期处于相对垄断状态。2013年8月份,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提出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然而,由于没有配套细则,很多政策迟迟无法落地,这导致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的“天花板”“玻璃门”仍然存在。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社会资本在铁路建设投资方面未能取得积极进展。

  要吸引社会资本顺利进入铁路建设投资领域,必须解决的问题包括融资难、入网难、征地拆迁难。铁路项目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没有各大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很难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在铁路建设前期,如果征地拆迁等环节没有政府部门出面,社会资本投资的铁路项目很可能举步维艰。铁路建成后,会与国有铁路形成竞争关系,民营铁路能否顺利纳入国家铁路网,也是社会资本非常担心的瓶颈问题。

  此次杭绍台高铁成功吸引到了优质的社会资本,这表明有关难题已经得到顺利解决,此前国务院的政策也真正落地了,杭绍台高铁也由此具备了标志性的改革样本意义。杭绍台高铁作为环杭州湾大湾区的骨干通道,建成后将填补杭州都市圈与温台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路网空白。这一区域内人口稠密、商业发达,杭绍台高铁投入使用后实现盈利并不困难,同时,控股高铁的民营联合体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优势,可以通过土地综合开发、延伸高铁产业链等途径找到更多高铁盈利点。杭绍台高铁的开发建设,对如何提升铁路的社会效益和产业价值,更好地进行铁路周边土地和商业开发,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同时,杭绍台高铁PPP项目的签约,对拓宽铁路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铁路事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截至去年底,全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2.2万公里,高铁规模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高铁建设仍在稳步推进,到2020年规模将达到3万公里。高铁奇迹令人振奋,但截至2016年底,铁路总公司总额高达4.7万亿元的债务,也隐隐令人担忧。当然,这笔负债最终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非阻力,但尽可能地降低负债率也是铁总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民资控股的杭绍台高铁项目,一旦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成为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样板,民营资本有望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这种局面的形成,将有利于铁路总公司改善其资产负债表,使其未来发展更为稳健,也将促进中国高铁“八纵八横”网络的顺利建成,助力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