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股票买一送三是假慷慨真陷阱
樊大彧
//www.workercn.cn2017-04-10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众多上市公司争先恐后加入数字游戏般的高送转炒作,这些公司如此作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圈钱”。高送转肥了大股东,但让跟风的广大中小投资者吃尽苦头。证券监管部门应尽快拿出可操作的规章,甚至可以将上市公司的股票送转比例与其业绩增长幅度挂钩,以杜绝伪高成长股票的蔓延。

  4月8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10送30”的高送转方案在全世界罕见,必须列入重点监管范围。刘士余说,有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的用高送转来助长股价投机,一些“忽悠式”、“跟风式”重组已成市场顽疾。

  高送转股票,是指上市公司大比例向投资者送红股或者转增股票。股票送转过程只是股东权益,从“左口袋”转到“右口袋”的内部结构调整,对公司的投资价值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然而,近年来,高送转概念股一直是市场的炒作热点,由此诞生的一批大牛股令投资者眼红心跳。同时,高送转概念的送转股比例也从以往市场默认的最高“10送10”,一步步攀升至“10送30”的高峰。在“买一送三”的诱惑下,相关公司股价可以一口气翻几倍,歪风越刮越盛,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在资本市场里许多坑害投资者的勾当,都是在一些“高大上”投资理念的掩护下进行的,而高送转概念炒作依托的投资理念就是“高成长性”。投资于高成长性股票,从而获得超额回报,这是股票投资最重要的魅力所在。高成长性公司通常处于扩张期,具有企业规模比较小、发展迅速等特点,由于想象空间大,市场也愿意给予这类公司较高股价。而高送转之所以可以演变为投机炒作的重要战场,就因为有关操作者成功地利用了股市的“高成长”偏好,投其所好并乘机兴风作浪。

  “10送30”的高送转方案举世罕见,而这种“慷慨”也不是一天长成的。2008年,首次有股票突破“10转10”的上限,在几番疯狂竞赛之后,终于有公司在2015年推出了“买一送三”的顶级送转。而伴随送转方案的不断升级,高送转投机之风也在A股市场愈演愈烈,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沪深两市共有440家上市公司发布2016年年报,其中10股送转10股以上的有114家。

  众多上市公司争先恐后加入数字游戏般的高送转炒作,为了吸引眼球还不断刷新着高送转纪录,这些公司如此作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圈钱”。高送转游戏充满了套路。大股东发布高送转方案,向市场传递公司发展及未来业绩将保持高增长的积极信号,投资者在“重大利好”的刺激下跟风买入。伴随股价疯涨,大股东及相关人士一路高位套现,甚至超比例减持直至清仓式甩卖,尽管“吃相”难看,但也赚得盆满钵满。

  高送转肥了大股东,但让跟风的广大中小投资者吃尽苦头。一些公司发布公告声称要高送转,不久后传来的消息却是业绩下滑甚至是巨额亏损,大股东利用高送转拉抬股价、恶意减持,中小投资者最终因股价重挫而深套其中。可以说,A股中有一批上市公司已成为通过高送转概念,伪造高成长性的“老千股”。这些公司借高送转预期操纵市场牟取暴利,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毒化了资本市场的风气。

  对于那些伪造高成长、坑害投资者,在股市里巧取豪夺的“妖精”、“害人精”,有关部门必须不断加大监管和惩治力度。证券监管部门应尽快拿出可操作的规章,甚至可以将上市公司的股票送转比例与其业绩增长幅度挂钩,以杜绝伪高成长股票的蔓延。同时,对于已借高送转成功套现的不法分子,有关部门要严查细访、依法严惩,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巨额罚单,以此释放最严厉的监管信号,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