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如何对待公司弊案的“吹哨人”
缪因知
//www.workercn.cn2017-03-23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西安“最美地铁”三号线爆出的“最丑电缆”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出炉,奥凯公司提供的电缆抽检全部不合格。公司负责人王伟凯在电视镜头前下跪道歉,但问责浪潮刚刚开启。现在媒体开始深挖奥凯的背景。作为一家自身年轻、个别主要股东也年轻(一位生于1992年)而猛中大标的公司,其后会陆续被揭露的故事想来会颇为精彩。除了低价角逐外,当时投产不到一年,运作时间和经验缺乏的奥凯为何能获得高大上的地铁公司的青睐?其中的疑团简直是连绵不绝。(相关报道见A10版)

  正式生产一年四个月就由陕西工商局颁发省级著名商标,原因何在?是奥凯的投标材料做得太好太假,还是在投标时小宇宙爆发了一次?虽然《招标投标法》对投标方业绩、财务无明确要求,但一般来说,重要的财政资金项目会要求投标企业提供近年业绩和财务证明材料。这也是各地地铁工程项目中的常态。三号线没有如此要求,结果奥凯成功上位,是否是巧合?

  值得注意的是,奥凯隐藏得并不深。2015年11月到2016年2月曾被西安质量监督局处罚了四次,理由正是生产销售不合格的电缆,这为何没有引起地铁运营方的合理重视?2013年5月以来,三号线多项安全生产事故和资金运用违规,是否与之有内在关联?奥凯不复杂的股权结构后面是否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值得关注。

  本人不拟代替调查记者的细致工作而轻易揣测,但在此阶段,一个看似已经完结的事项,值得我们多加反思,即如何鼓励、保护内部人的举报。

  电缆质量问题相对隐蔽,其融入了整个地铁工程、合并发挥作用缺陷,不易单独被发现,若非这次奥凯某员工13日在网上揭发,可能就算发生地铁事故的惨剧,也未必能很快被追责到电缆公司身上。故而,如何善待、善用员工举报(美国称之为“吹哨”)的线索,值得思考。

  这个问题比想象的复杂,因为实践中,公司员工的举报未必都像这样一刀见血。有些情况下,员工本身对公司隐秘的违法违规行为只是捕风捉影。在很多场合下,员工举报是由于人际关系等私怨所激发,复杂的动机驱使导致员工举报的内容会颇有不实之处。可能正因为如此,奥凯员工此番在网上举报后,除西安本地外,未在司空见惯的网民那边掀起太多的波澜。

  然而当地政府的最初表现却似乎略显着急。事情一爆发,主政官员就宣布地铁是安全的,这当然可能是为了安定民心,但地铁安全并非官位就能承诺,事后反而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政府是中立的、社会秩序的保护者,辖区下出现不良企业,有人要违法犯罪,难以避免。当今反腐局势高涨,很多隐藏的坏人坏事获得了追究,省市主官落马已经是新常态。辖区内重大工程的隐患被发现,并非不得了的事情。中央有不畏揭短的勇气和精神,地方也应痛改“讳疾忌医”的风气。当然,西安市政府最初虽然匆匆做了安全承诺,在事后未曾隐瞒真相、拉网排查有力,弊端核实后及时道歉,并予以更换,值得肯定。

  因此,在以后发生类似情形时,我们需要根据举报信息的表面可信度、翔实度尽快展开相应力度的调查。一方面,人们不必草木皆兵,把每一项爆料都当真、看得很严重。但另一方面,对言之有物的举报也应该予以重视,避免轻易否定,防止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来掩盖。本案中,奥凯公司曾刑事报案称举报人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尽管现在奥凯公司丑闻已被曝光,但实践中此罪存在滥用情形,客观上妨碍了有效举报的运作。

  此外,对有功之臣也应该仿效美国等的规定,制定规则、予以奖励。如对奥凯之后可能的行政罚款、刑事罚金,可以拨出一定的比例奖励给举报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