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消费升级,有效供给应“跟上脚步”
吴量亮
//www.workercn.cn2016-02-17来源: 安徽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今年春节,又成了全球消费狂欢节。全国约有600万人在境外“买买买”,美观实用的小家电、婴幼儿用品等成为部分消费者必购商品。与此同时,省内、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销售不畅,库存增加。一“冷”一“热”之间,启示我们要进一步下力气改善供给品质。

  与几十年前的短缺经济不同,消费者现在购买产品,不再满足于“能吃”“能用”的简单功能,而要“好看”又“好用”。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但相关的供给却没有跟上。部分消费者只能“用脚投票”,舍近求远把购买力投向海外。省工业主管部门持有类似观点,认为当前工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价格下跌、债务攀升、产能过剩等,表面上看是需求不足,本质上是供需错配,表现即“高端缺失、低端过剩”。解决供需错配,满足一系列升级的消费需求,应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品质,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升级。

  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是省调转促行动计划明确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其初衷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精神不谋而合。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质量安徽建设,推动“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转变、“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升级。

  提高产品质量,是改善供给品质的重中之重。质量是品牌的根基,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我省明确提出,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计划,建立食品、药品、母婴用品、汽车等重点消费品领域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和追溯制;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因此,应坚持严字当头,加强市场监管,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激励企业诚信经营、多出优品、打造精品。

  打造一批拿得出、叫得响、有市场的著名品牌,是扩大有效供给的切入点。品牌是无形资产,是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应积极发展品牌经济,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潜心专注品质提升,在市场竞争中提升品牌价值,通过做优品质、做实内涵,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优秀企业,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更多向品牌要市场、要效益、要竞争力。制造业企业应以争创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等为引领,以培育“名企、名牌”为抓手,推动“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升级。

  加强质量品牌文化建设,是全面提升供给水平的有力支撑。经济转型靠产业,产业转型靠企业,企业转型靠产品。时代呼唤精品,转型依靠精品,市场需要精品,质量品牌关乎企业、产业和经济的未来。因此,有关各方要在全社会树立起以质取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让质量品牌文化蔚然成风。与此同时,要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品牌宣传保护力度,营造全社会创牌、用牌、护牌的良好氛围。

  可以预见,顺应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升级的趋势,推进供给侧改革,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安徽制造”品质会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咱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更多称心如意的优质产品。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