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高空坠物,莫让血的悲剧重演-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热点聚焦

防范高空坠物,莫让血的悲剧重演

黄小燕
2019-06-17 09:25:38  来源:红网

  6月16上午,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一小区内被高坠玻璃窗砸伤的5岁男童16日上午因抢救无效死亡,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半个多月前,事发小区曾发生另一起高空坠物事件。(6月16日 澎湃新闻)

  据悉,事发小区半月前也曾发生过高空坠窗事件,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没有得到业主和小区物业的重视,此番又一起坠窗事件发生,造成了5岁无辜男童离世的严重后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随着高层住宅一同增多的还有高空坠物现象。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从高处坠楼的一颗鸡蛋,杀伤力足以致死。近年来,高空抛掷物、坠落物致人损害事件时有发生,这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据调查,高空坠物已经成为城市中仅次于交通肇事的伤人行为,一次次的事故警醒我们,高空坠物现象需引起重视,防范高空坠物现象至关重要。

  首先楼房开发商在设计高层建筑之初,便应该把高空坠物考虑进去,比如在窗户位置,开合角度,外墙材质等来防范高空坠物事件的发生。而小区物业作为直接的管理方,应对高层楼房的隐患应定期巡检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比如高楼层外墙瓷砖是否有老化脱落现象等。

  防范高层坠物,也不能光靠开发商与物业,业主也需要作出努力。部分居民的生活习惯有可能导致高空坠物现象。在一些居民楼尤其是老旧小区的阳台,堆砌杂物、盆栽,甚至悬挂拖把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杂物随时都有坠落的风险,随时都可能转化为一起伤人事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如果是家中有孩子的居民,还需要对不谙世事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2018年4月,江苏昆山某小区的一名孩子从楼上扔14个灭火器,差点砸中楼下的行人。近年来发生的高空坠物事件,不少是“熊孩子”从楼上扔东西所导致的,对此,家长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规范好孩子的行为。

  对于业主与物业来说,防范高空坠物事件不仅是为楼下的行人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同时,也在保障自己的出行安全,毕竟在城市中生活,谁都保证自己不在住宅楼下活动呢?此外,防范高层坠物也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倘若发生事故,很有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2018年4月15日,广州市白云区的一栋厂房下,一名女子被一条“天降大狗”砸成高位截瘫。在找不到狗主人的情况下,该女子将厂房的所有者和所有使用者告上法庭。据《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还提到,如果高空抛物是故意的,那么在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物损失等严重后果时,侵害人除了承担民事责任,还可能触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最后,行人也要随时保持安全意识,路过高层建筑的时候,尽量走有防护的内侧。高空安全关乎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防范高空坠物现象,莫让血的悲剧重演。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动辄“转发过亿”的明星新闻警示了啥?

    在公安部组织开展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一款帮助明星制造假流量的软件被警方查获,由此也戳破了个别明星的新闻动辄“转发过亿”的“传说”。

  • 中工时评:“中俄方案”护航世界发展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强权主义犹存,世界发展和全球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习近平主席在访俄期间提出了“中俄方案”一词,让世界对未来的和平与稳定增添了一份信心。

  • 中工时评:小汽车通行管控不可“一限了之”

    根据交通部等部门日前公开的《关于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要求各地研究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相关政策,“探索实施小汽车分区域、分时段、分路段通行管控措施”。

  • 中工时评:“夜间区长”加“夜生活首席执行官”,这个好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和杨浦区分别有了自己的“夜间区长”以及“夜生活首席执行官”,这是该市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推动上海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借鉴国际经验的新做法。

人物

  • 等待,因善意而驻足

    体验过深夜错过末班车的遗憾,就会理解被人等待的幸福。在成都,公交公司306路车队就是一个愿意等待“晚归人”的温暖驿站。等待、停留,有时是无聊与煎熬,但有时却是善意与幸福,区别就在于因何而等、为谁而留。

  • 环保人正青春⑥|王博:8年“抗战”守护“北京蓝”

    他长期奋斗在大气雾霾治理第一线,8年“抗战”,带领团队解决了环保领域若干“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他长期从事MOF材料研究,所研发的MOF材料能过滤PM2.5、分解臭氧,已被应用于空气过滤净化。主持开发的雾霾滤清、危化物降解技术对大气治理具有很高的价值和社会效益,为首都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 在黑土地上书写新传奇

    北大荒开发建设犹如一条纽带,将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同集体荣誉、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将农垦人不分年龄、职业凝聚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 好家风,柔且刚

    前不久,在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崔译文夜自习后和同学小梁结伴回宿舍。经过操场时,一名男子企图对小梁行凶,崔译文赶紧上前把小梁推开,自己身上多处受伤。面对人们“为何敢”的问题,她回答说,“因为我是军人的孩子”。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