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扑火队员牺牲的,真的不仅只有你-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热点聚焦

痛惜扑火队员牺牲的,真的不仅只有你

单仁平
2019-04-03 10:28:07  来源:环球时报

  四川凉山森林大火导致30名扑火消防员和当地干部遇难,让全社会备感痛心。对那些年轻生命逝去的惋惜远远超过了对火灾所造成经济损失的谈论,这反映了我们社会价值层面的真实温度。

  这次森林火灾再次告诉人们,和平时期的消防员面对着什么性质的职业风险。既要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又要同时保护消防员们的生命安全,这当中又有多少技术装备和组织上的不断完善需要实现。中国这么大的国土,各种火灾总会难免发生,及时、安全地灭火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沿阵地之一。

  我们看到互联网上的很多评论,包括对牺牲这么多年轻消防员的抱怨,它们大多数都是有感而发,应被视为公众舆论对凉山森林火灾的善意回响。

  但也有一些声音让人在这个时候听上去很不舒服。比如一些并不了解当地情况的人妄言这场火灾根本就不该去扑救,而应让它自然烧尽,言下之意那30名英雄都是无谓而死。那些人凭借道听途说和错误印象宣称美国的山火“根本就不去扑”,以此证明中国这里只重视财产和政绩,而不重视消防员的生命。

  我们觉得这样的发言首先是对凉山牺牲消防员英灵的亵渎。那些消防员视扑灭森林火灾为天职,他们一次次保卫了横断山脉的绿荫。他们在这次扑火中壮烈牺牲,但站在互联网上的一些人却说他们的牺牲没有意义,会有什么能比这样的否定让他们的英灵更加伤心吗?

  一次牺牲了这么多扑火队员,肯定有专业上值得反思、总结的地方。事实上人类的消防史有过无数壮烈的牺牲,每一次牺牲都带来了触动,也带来专业性改进的强烈意愿。消防队员是与死神共舞的职业,如果有谁臆想那些导致了牺牲的教训在消防界会被漠视,或者政府无动于衷,中国消防进步就靠他们这些键盘侠大声疾呼了,那么只能说他们太过无知和狂妄了。

  让我们真正尊重那些牺牲了的扑火队员们,也尊重那些为扑灭这场山火冒了巨大风险、做出了艰苦努力的其他扑火者。遇难了30名扑火消防员和当地干部,大家想一想整个扑火团队会多么难过,如果存在躲过重大牺牲的可能性,且那种可能性没有在千钧一发之际被抓住,他们会多么懊悔。

  我们这些遥远的评论者可以惋惜,可以提建议,可以呼吁国家强化森林灭火的技术设备保障,但我们不能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对前方的人们指手画脚,更不能对他们的工作细节妄加道德指责,尤其不应为了舆论泄愤将扑火者的牺牲进行工具性利用,导致对那些英灵客观上的亵渎。

  在火灾现场英勇扑救的人们或者有错误的价值判断,或者在技术上值得指摘,而远处的评论者们则一个比一个高明、睿智,而且价值判断最清醒,这样的一幕我们认为是荒唐、不公正的。互联网上的一些人在刺痛中国各地一线为支持这个国家运转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们。

  我们不是反对批评,甚至认为该有的舆论压力有其不可取代的正能量。但批评不能当作道德的炫耀,面对基层的努力和牺牲,它们尤其需要接地气、近人情,与基本事实相对应。此时此刻针对凉山火灾扑救的每一条批评,都不应像水一样冰凉,而要有血的热度。

  每一位发言者都不要以为你最关心生命的宝贵。这样的道德清高请离凉山火灾事件远一点。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十年一诺暖如歌

    【人物】坚持十年为老人拍照的摄影师【故事】“看镜头。微笑。非常好!”在摄影师充满温情的镜头下,一位白发老人神采奕奕的笑容出现在了照片上。镜头里有什么?春天的鲜花,飞扬的青春,难忘的记忆,还有老人们的笑容……对于镜头中的老人们来说,这样的照片不会褪色,而摄影师们也在快门的闪动中为岁月留影。

  • “大师沈巍”与“诗人余秀华”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些天,“大师沈巍”算是网上最红的红人,似乎有遮盖响水事件之嫌了。沈巍,本流浪汉一枚,在上海的街巷流浪26年。然后,有人接连不断地拍沈巍先生之视频,发出了“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的感慨;然后,出现了一位所谓的“师娘”(据说这位半老徐娘也红了

  • 流浪大叔爆红 谁该感到羞愧

    流浪大叔一夜之间成为全民网红,他叫沈巍,据说是某单位因病停职的工作人员。媒体起初报道这位流浪大叔时,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说实话,沈巍的爆红一改电商时代网红靠颜值或才艺出圈的规律。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有着理想和坚持的社会底层流浪者

  • 为救助者解除后顾之忧

    我们既要赞美道德,更要信奉法治。制度性保障并不排斥道德弘扬,相反,它可以促成道德生长坐高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广播,有乘客突发病情,请求列车上的医务工作者前往提供帮助。媒体也经常报道,某某医生在列车上及时仗义出手,救病人于水火。可最近的一则新闻,令不少医生心生疑虑。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