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激活了个体价值-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热点聚焦

互联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激活了个体价值

方盛
2018-11-08 10:41: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5年来,互联网大会搭建起了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平台,也让人更清晰地看到互联网对普通人的改变。作为一种注脚,一场名为《暖——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的图片展在大会期间展出。面孔的主角都是普通人,来自全国26个省份和境外12个国家和地区,图片展所反映的,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被互联网改变的人生。

  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到第五届,这是中国“触网”的第24个年头,也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要盘点这段历史,有很多的刻度和维度,但互联网的勃兴,无疑是其中无法忽视的一个。互联网给社会方方面面带来深刻改变,可谓无所不在。无论是宏观层面新经济的方兴未艾,还是在微观层面,依靠智能手机的普及,全球网购、移动支付、网约车出行等等民生便利的实现,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互联网无与伦比的神奇魔力。

  人是万物的尺度,要衡量互联网对于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注定离不开“人”这个最重要的尺度。这次“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图片展中的人物,就是一个个具有象征性的缩影。他们中既有通过网络寻亲成功回到阔别77年老家的97岁川籍老兵,也有父母在外卖APP上购物的四川凉山州小孩;既有双11期间分外忙碌的俄罗斯美女快递员,也有把爸爸晒成了“网红木匠”的杭州女孩;既有跑马拉松的视障女孩,也有将纸飞机做出大生意的山东淘宝店主……互联网之所以神奇,就在于她能够另辟蹊径,帮助人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总结起来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通过互联网,他们都成功改变了自己。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分享,而他们命运因互联网而改变,一定程度上正是对互联网精神的生动实践。借由互联网的“连接一切”,不分地域、不分年龄、不分阶层,所有的个体都更有机会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能够最大化激活自身的价值。正如这次图片展的主题——“暖是科技的温度”所示,互联网科技对人的价值的重新打捞和激活,正是其释放出的最重要的“暖”。

  无数个体命运改变的背后,对应着的是丰富的互联网业态和应用场景。通过互联网,我们从过去组织化、脸谱化的“单位社会”,迈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百花齐放的个体崛起的时代,职业边界、社会分工都被不断更迭、拓展、延伸。我们每个人仍然是社会这个庞大机器上的“螺丝钉”,但同时也是自我意识复苏的具有完整意义的个体,“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在今天已经成为生动的现实。

  今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 98.3%。中国网民中的很多人既是互联网的“用户”,又同时被互联网改变了命运;他们所蕴藏的能量,既推动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也为社会进步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图片展中,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这正是互联网在过去20多年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本质改变——帮助无数的个体,找到了“自己”的方位和价值。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等待也是一种守护

    张翰是大连529路区间车的专职司机,一向守时尽责的他,最近在三八广场站,会比原定发车时间多等两分钟。天气凉了,有人愿为你驻足吗?暗夜路长,有人愿为你守候吗?公交车司机张翰用尽责的职业心、敏锐的观察力,给出了回答:让公交车“晚”开两分钟

  • IG:看懂电竞身后的代沟

    据说IG夺冠第二天,微信点击指数超过2800万,比头一天增长3000多倍。我知道很多人不懂“IG”,这很正常。数据说,全国电竞人群平均年龄18-24岁。也就是说,超过了这一年龄,你很可能错失了这一人群的密码。

  • “红色教授”——钱亦石

    金秋时节,满城桂花飘香。不久,钱亦石按照党的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协助董必武筹建国民党湖北临时党部,当选为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主任,主办《武汉评论》。

  • 一个纠结于“空想”和“成功学”的样本

    8月31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杨仁荣的自述——《为什么九年不回家》。他在自述中说,“我想成功。毕业后他的这篇自述,反映出他一直纠结在“空想”和“成功学”之中,对自我缺乏清晰的认识,也没有明确的学业或者职业发展目标。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