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隐私泄露严重,二手手机咋成了“定时炸弹”?
陆玄同
//www.workercn.cn2018-05-30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更多

  “本人手机因意外因素导致信息泄露,请大家不要相信任何关于借款事宜。”5月20日,张寒(化名)在朋友圈发出这条信息后,长舒了口气。

  据《新京报》5月29日报道,已经将手机电话恢复为出厂设置后卖掉的张寒,没想到手机里的电话簿、微信、照片等隐私信息还是被泄露了出去。

  信息化时代,手机作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必备工具,实际上就是巨大的个人信息库,里面包含着一个人衣食住行的全部信息。同时,互联网也记录了人们所有的生活的轨迹。令人恐慌的是,当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出现裂痕,公民的个人信息便会被几分或者1毛一条的频繁交易。人们自以为删掉所有信息或者恢复出厂设置就安全了,实际上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使手机用户上当了,或者说手机运营商们没有遵守相关契约精神,使得用户删掉信息后还能通过技术手段被找回,用于其他犯罪行为。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从2014年至今的废旧手机存量累计约18.3亿台,且预测2018年和2019年手机淘汰量将分别达到4.61亿台和4.99亿台,而随着2020年5G逐步商用,这一数字将增至5.24亿台。调研机构赛诺预估数据显示,2017年C2B(不包括个体回收、用户私下交易)端回收的手机约为3000万台。

  巨大的二手手机回收市场,在不法分子的眼中就是一个硕大“聚宝盆”。民众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小作坊式的“散兵游勇”和远程控制式的数据恢复监管难度很大,催生了这条灰色的生存空间。鱼目混杂的二收手机回收市场,使得“数据恢复”已然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而二手手机成为影响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定时炸弹”。

  技术带来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信息安全观。过去一把锁就可以牢牢锁住个人信息,但现如今,每一次网页浏览、每一次移动支付,都会让个人信息数据化。甚至拍的更为私密的图片、聊天记录等都会在不法分子的手中失而复得,我们的私密性几乎无从谈起。

  《刑法修正案(九)》中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有明确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现实状况是,针对此类犯罪的监管和打击较难,法律的铁拳如同打在了棉花上,根本使不上劲。

  而《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只是对APP的种种行为分别进行了规范,且约束效力不是很明显,至于APP以外的个人信息窃取更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很多手机维修商敢于堂而皇之的窃取用户的相关隐私,继而牟利。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信息安全的攻防战势必是一场长期博弈,但有司不能任由公民个人信息就这样源源不断被窃取,而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措施。或者,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让立法部门、司法机关、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等,组成一条信息安全的“保护链”。 同时,也依赖于民众法制意识、安全意识的提高,依赖于手机制造商在源头上为保护民众信息筑牢防火墙。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