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物理都不及格的你我,为什么今天都在刷霍金
//www.workercn.cn2018-03-15来源: 澎湃新闻网
分享到:更多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其子女在声明中写道:“我们对父亲的突然离世感到痛心,他是一位伟大而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勇气、坚持以及他的杰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

  霍金逝世的消息传来,全世界为之唏嘘。对这位20世纪最伟大人物之一,即使你对他的成就不甚了解,也无法否认上述声明中提及的两个词——“勇气”和“坚持”。

  21岁就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霍金,曾被医生断言只能再活两年,但他却坚持了55年。随着病情加重,他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躯体被轮椅禁锢多年。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几乎是可以被放弃的人生,可霍金却诠释了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即使身体受限,思想却不会。正如他自己所说:“虽然我行动不便,说话需要机器的帮助,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如果你嫌科学过于冰冷,那么霍金显然会给你带来人文层面的暖意——一个只能瘫坐轮椅的人,却能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研究着浩瀚宇宙,这简直是电影和文学都无法描述的浪漫主义美学。

  这就是霍金存在的最大意义。在我看来,这甚至比他所证明的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还有他所提出的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都更具意义。

  并非没人质疑他,但他选择了平静。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了相当不尊重他的问题,他的回答是“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虽然,他的科学成就一直评价不一,但谁也无法否定一点:科学是他唯一的信仰。

  也正是这位从1985年开始就因肺炎接受气管切开术而彻底无法说话,只能通过语言合成器来完成演讲与问答的科学家,通过一次次演讲,将物理这一普通人看起来玄之又玄的科学门类变得通俗起来,唤起了无数人对科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即使,许多人都未能读完那本卖出千万册却极为艰深的《时间简史》。

  他并不介意让自己娱乐化,这是极为宝贵的情怀。我们习惯了科学家的严肃,许多人却也因此视科学为畏途,不愿接近与了解。可在《星际迷航:下一代》中客串自己,并上演与爱因斯坦、牛顿一起打桥牌戏码的霍金,足以让人心生亲近之感。

  去年10月,霍金在剑桥大学网站上免费向公众开放了自己写于50年前的博士论文。“通过开放我的博士论文,我希望激励全世界的人们都能脚踏实地并仰望苍穹,思考自己在这个浩瀚宇宙中的位置,尝试着去理解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关系。”这或许是对“仰望星空”科学精神的最好诠释。

  在永远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并不应有封神之说。但在必有终结的人生路上,我们可以给霍金封神。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神,他首先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仿若在我们身边,以勇气和坚持,以人性光辉感染他人的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