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杀师案的个体原因与共性问题
熊丙奇
//www.workercn.cn2017-11-15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11月12日,47岁的中学班主任鲍方在办公室被刺26刀,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鲍方已经没有生命体征。行凶者是鲍方所带实验班的16岁的学生罗军。罗军平时成绩不错,曾经多次在班上考第一名。根据湖南省沅江市通报,发生在沅江三中的这起案件,系因两人在办公室发生争执。在此之前,罗军曾对鲍方布置的作业产生抗拒。罗军目前已被警方控制,是什么原因让这个16岁的少年将手中弹簧刀扎向自己的老师,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取证。(11月14日《北京青年报》)

  这起弑师案,令人震惊和痛心,当事学生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现在,指责这名学生有多么“凶残”已经于事无补,更需要反思的是,为何弑师案一再发生,怎样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虽然每起弑师案都有具体的个体原因,但是却也折射出一些共性问题。

  事实上,这样的弑师悲剧可谓接连发生,两年前,湖南发生的另一起弑师案,和这起案件极为类似,同样是高三学生,同样是进入高考复习的关键阶段,同样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样是对学生不错的教师,在旁人看来,学生和老师并没有深仇大恨,可是学生却把刀口对向了老师,哪怕老师的女儿就和自己是同班同学。

  这是十分“冷血”的,令人无法接受。但是,需要思考的是,为何一名学业优秀的孩子会变得这么“冷血”。这和当前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导向不无关系。在应试教育导向下,所有学校都会关注学生的高考成绩,高三也成为实现高考目标的关键期。到了为高考“冲刺”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因学业压力、升学压力而变得更为突出。

  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我国学校和社会,经常以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方式,要求学生直面挑战,战胜自我,实现梦想,一些高中流行的是对学生进行成功学教育和励志教育,似乎这可以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但这只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情绪,反而会加重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受某一句话、某一举动的刺激,都有可能做出令人无法想象的过激反应,比如,这起事件中,老师只是说了一句不写就转班,这名学生就走上极端。

  该是反思并改革我国升学评价体系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时候了。对于升学评价制度的弊端,我国社会都已经有清醒的认识,可是,真要进行高考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时,社会舆论又都反对,总是以分数公平,来反对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改革。在社会舆论对高校自主招生、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不信任情绪下,包括已经推进的新高考改革,还是维持传统的总分录取模式。如果将分数作为唯一(至少是最重要)的评价、录取标准不变,我国基础教育,就难以走出应试教育。在上海和浙江,已经出现针对新高考的新的应试倾向。

  而在升学评价制度不变的情况下,怎样减少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则是学校办学需要重视的。从教育的本质和底线出发,学校教育必须在知识教育之外,重视学生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不能以知识教育为由,将其他对学生十分重要的教育边缘化。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已经要求中小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仍旧有不少学校对心理教育不重视,具体表现为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更没有个性化的心理咨询、辅导。还有一些学校,是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把学生训练为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工具”,让学校的其他教育,包括美育、体育、劳动教育,都为升学教育让道,这不是一个教育者应该有的作为。

  尤其令人痛心的是,每次发生这样的悲剧之后,舆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反思,然而,再过一段时间后,反思全部抛在脑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任何的改变。所以,每过一段时间,类似的事件都会换一个地点,再次发生。那么,需要这类事件发生到怎样的程度,才真正吸取教训,做出改变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