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谨防猎奇和消费“死亡游戏 ”
胡明山
//www.workercn.cn2017-05-11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据5月10日《新京报》报道,近日,死亡游戏“蓝鲸”(Blue Whale)进入国内网络平台的消息引发关注。消息称,不少人建立同名QQ群,以此吸引玩家开展游戏。

  早在2015年,俄罗斯媒体就曝光了该游戏模式,即玩家入局后,在50天内遵循指示,管理员会为成员分配日常任务,包括在不寻常时间醒来、看恐怖电影、自残等,而终极任务则是自杀。据悉,国外已有多起青少年自杀事件与其相关联。

  “蓝鲸”是个来自异域的死亡代号。然而这个黑色系谋杀陷阱,却冠以“死亡游戏”这一略有调侃和轻松的称呼,更增添了诡异和神秘气息。有观点认为应该回避、封杀该话题,但在网络时代,从它在国内媒体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无法再被收回魔盒。回避态度进一步营造了半遮半掩的暧昧氛围,在贴吧、知乎及微信自媒体的渲染中,“蓝鲸 ”竟被搞出了几分“自杀美学 ”的意味。

  自杀现象始终存在,即便没有“蓝鲸 ”。现代文化背景下的自杀,原因可能是温饱需求满足后的无聊和空虚感,也可能是受到挫折后的幻灭和无力感。然而很多人并不关注自杀,每每涉及自杀议题时,人们不是谈虎色变,就是以啧啧之声代替对自杀问题的思考。正如现在这种对“蓝鲸 ”的回避、猎奇或消费,不仅增加了“死亡游戏 ”的魅惑力,撩拨青少年好奇心和寻求刺激的欲望,还妨碍了对真正问题的讨论。

  有关自杀预警机制与舒缓机制的话题,一直坐着公共讨论的“冷板凳 ” 。例如曾经的自杀干预热线从死亡边缘上救下过许多轻生者,而由于未受到重视很多电话已经成为空号、错号;致力于自杀干预的公益组织,由于支持力度不够而生存艰难等。因此,在“蓝鲸”死亡游戏话题泛滥之际,我们有必要拿出几分热度,来思考如何更好地预防自杀,而非猎奇和消费这个“死亡游戏 ”。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