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官员“微信圈”上演怎样的“官场学问”
王鸣镝
//www.workercn.cn2016-06-14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和老百姓喜欢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各类信息相比,官员、基层公务员的微信朋友圈很“单一”,除了工作,多是转载类文字、图片,很少表露个人观点、情感,而且职级越高,转发的东西越少。朋友圈为何被他们“敬而远之”?如何看待这一现象?(6月13日新华网)

  从咸阳8名县长开微店卖苹果,带动产业发展,到三亚书记市长微信高效办公,赢得公众点赞。微信带来的全民“朋友圈”时代,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成为反映社会万象的“万花筒”,舆论的“主战场”。

  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朋友圈”从卖衣服、秀美图、晒心情,到点赞、调侃各种互动,着实五花八门,尽情折腾。然而,官员的“朋友圈”却显然理智异常,从只看不发当一个“最勤奋的看客”,到发大媒体正面文章做一个“媒体的搬运工”,再到发点风景图片当一回“云淡风清的观赏者”。全然一幅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形象,着实让人产生距离感!

  官员,作为社会的个体,自然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缘何如此谨言慎行?归根结底,还是官员从来不被看成是“普通人”。特别是在弥漫的“仇官仇富”情绪影响下,大众对官员的猎奇心态至今不渝。偶有“大胆改变”的官员,在经历几次冲突,饱受舆论煎熬后,终会妥协,选择了隐忍与世俗,这更凸显“本领恐慌”的隐忧。

  当然,手握公权的官员的确也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随心所欲,随性而发。不论是官员也好,党员也罢,作为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言行理应是正能量的“先锋”,社会主流价值的“标杆”,谨言慎行、约束自我倒也是合乎情理,可以理解。

  然而,从官员在位时不敢说,退位后敞开说的“憋屈释放”,到自娱自乐只谈风花雪月的“变相回避”,自媒体时代下官员“朋友圈”的各类“情景剧”,令人深思,让人反省。

  自媒体只是一个工具,关键还是在于人如何使用。官员身份绝不是自媒体的“绝缘体”,官员要想真正的了解群众、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就得改变执政方式,而唯有用活“朋友圈”,把控媒体这把“双刃剑”,当好民情民意的“传导体”,掌握自媒体时代引导舆论的“主动权”,无疑才是当好人民公仆的“锦囊秘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