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蓝 枫:“注水数据”折射干部畸形政绩观
//www.workercn.cn2015-12-11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更多

  近期,东北多地官员向“新华视点”记者坦承,各地纷纷在给统计数字“挤水分”,并反思统计数据造假之弊。(12月10日中国新闻网)

  数据造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统计数据报送方面,地方领导干部不是实事求是,如实上报,而是根据需要胡编乱造。不仅有多报虚报的,也有少报漏报的,还有瞒报谎报的,甚至有凭空捏报的。从这些年来的实际情况看,数据造假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数据造假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数字出官,官出数据”的扭曲政绩观。

  2013年,黑龙江省黑河市虚报项目投资19亿元,按当年统计公报披露的223亿年度项目投资总额计算,“注水”比例为8.5%;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超过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地方统计数据“注水量”之大由此可见。

  尽管中组部早就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对政绩考评体系进行了重要调整,但仍有很多干部思想观念转换不过来,导致“以GDP论英雄”还是存在一定的市场。在一些地方,官员要想晋升,最佳的办法就是把经济数据“编”得漂亮,如此就容易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前任官员造假升迁没有被发现,接任的官员只好“假上增假”,不断叠加最后导致数据严重失真,甚至到了荒唐的地步,如此“注水数据”,不但一些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可能造成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失误。

  这不是危言耸听,吉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振起就认为,“如果统计数据不失真,东北经济发展后劲今天不至于此。”因此严打“注水数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做好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大查处GDP数据注水的力度,既要严惩那些参与造假的统计官员,更要查处那些指使造假的地方主政官员,要让他们偷鸡不着蚀把米;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干部评估考核、选拔任用上改变唯GDP论英雄的观念,让老老实实,埋头苦干的官员得到选拔任用,这样才可能慢慢地改变官员的“官念”,打消他们“数据注水”的冲动。

  国家统计局早就提出,要将弄虚作假作为统计领域最大腐败来治理。希望官员认识到“注水数据”的危害性,认真地改变观念和“官念”,自觉、坚决地对“注水数据”说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