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李浩燃:斩断“替考”的利益链
//www.workercn.cn2015-06-08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只要有一名替考者最终得逞,就意味着变相剥夺了另一名考生受教育的权利,势必将消解社会的公平与诚信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首日科目已经结束。伴随着各地语文考卷作文题在网上被热议,媒体曝出的湖北高校大学生江西“替考”一事,成为高考首日的另一个热点。

  且不论记者“卧底”调查是否于法有据,其所披露的事实情节,客观上的确反映出当地在高考组织、监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以至于让有组织的替考行为有了生存土壤。根据曝光细节,相关替考者持有的考生“身份证”“准考证”使用的都是替考者本人的照片,而这些由“上线”提供的证件,基本信息竟然也存在于教育考试院的系统中。据此推断,如果不是电脑“黑客”所为,那么在考生信息录入、核验的某些环节,很可能存在人为漏洞。

  根据已经曝光的信息,这次替考行为组织十分周密、风险控制非常严格,显示出丰富的经验,应非临时起意;如此瞒天过海、暗度陈仓,该替考组织调动、整合资源的能力,也令人惊叹。正是当地存在高考组织、监管等方面的漏洞,在分数、金钱等诱惑之下,一条隐于高考洪流之下的利益链才有了生存土壤。当居于供求两端的“不差钱”考生、“想挣钱”的大学生,被实质上起了中介作用的替考组织联结起来,看上去三方各得其所,并无直接受害者,但是,只要有一名替考者最终得逞,就意味着变相剥夺了另一名考生受教育的权利。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公平与诚信被消解甚至重创,每一名社会成员都是成本负担者和最终受害者。

  7日下午,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已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有关考生和“替考生”已被警方控制。不可忽视的是,在具体利益面前,只要有寻租的可能空间,就会有人动歪脑筋、铤而走险,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2000年的湖南嘉禾高考舞弊事件、2008年甘肃天水集体冒名替考事件,到最近几年高考所暴露出的作弊、替考行为,都警示人们:只有及时正视问题、检视漏洞、修补短板,才能不断用动态举措去完善制度,让违法者难以得逞、无处逃遁,最终实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肉眼识别身份证、准考证有漏洞,呼吁对监考老师发放识别设备,考场内机器验证”。这是记者“卧底”调查后提出的建议。根据报道,目前河南、四川、辽宁等地的部分考场已设有指纹检测和虹膜检测仪,相关检查能够在考生身份证、准考证信息之外,构筑起一道有效防线。类似的信息,非常值得其他地方的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参考。问题总是和解决问题的条件一同产生,相信只要认真总结教训、悉心破解难题,高考的组织水平一定能够不断向上提升,从而彻底剜除替考这颗毒瘤。

  考试公平尤其是高考公平,事关教育公正与机会均等,对一个普通家庭而言,往往意味着上升的路径、改变的可能。孟德斯鸠曾说,“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筑牢高考公正防线、维护社会公平公正,这句话值得每个人用心体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