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庹新岗:整治有偿删帖应掐准头尾
//www.workercn.cn2015-05-21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有偿删帖案,全国22个省市近2000人涉案,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其中,一名26岁从事删帖业务的犯罪嫌疑人4年净赚780余万元。从事删帖的有大学生、教师、医生、网络编辑,甚至还有公务员包括警察。而主要客户则包括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和明星等。(5月20日《京华时报》)

  来钱快,游离于灰色地带甚至涉嫌违法,这种捞偏门特征在“有偿删帖”行当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它既抓住了主要客户不想走程序、不愿声张的心理,又利用了从事删帖的人渴望“一朝致富”的投机心态。认清有偿删帖产业链条的头尾两端,有助于还原该行业的面目,清除有偿删帖的利益链和滋生土壤。

  关于“有偿删帖”,虽然两高在2013年便出台了司法解释,明确其为非法经营罪,但现实中暗箱操作的违法删帖,却仍然屡禁不绝,甚至可谓供需两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删帖交易,层层中间环节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民警侦查的困难;另一方面,则是对供需两端监管乏力。这就好比野外遇到毒蛇,胆小的人绕道走,胆大的人想要抓蛇,却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而只有捕蛇的高手,才懂得要么抓住蛇的七寸,要么抓住蛇尾,将毒蛇制服。治理有偿删帖也是如此。既然中间环节存在监管难题,那不妨从源头和终端着手,剖析各种情形对症下药。如此,即便中间环节再多,没了市场需求和操作人员,各类中介和“公关公司”也只能瞎瞪眼。

  首先,据报道有偿删帖的主要客户有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和明星,这就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他们嫌正规渠道删帖太慢、效果不明显。若想要改变这类想法,则需要有关方面提供更便捷的合法删帖渠道。同时,对于个人而言,也应树立正确的危机公关意识。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急着捂盖子除了抬高下次摆平事端的成本外,于解决问题毫无益处。相反,及时发布消息澄清事实,对造谣者依法追责才是挽回形象的良策。另一种则是本身就存在问题,担心走正途“现形”的。比如,山西某县县委书记花3.8万元删除52条帖子,“表哥”杨达才被查前举报帖大量被删……对此则需要纪检部门能够顺藤摸瓜,起底那些被删除的帖子信息,找到涉嫌违法违纪的线索,将追查有偿删帖作为打虎拍蝇的照妖镜。敢掏钱删帖,就要担心被抓,如此,方能遏制其找偏门的欲望。

  其次,对于从事删帖业务的人来讲,参与删帖是暴利。要想挡住诱惑,需要让其清醒认识到,暴利背后必将是付出高昂的违法成本。很多时候,正是一些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违法,才铸成大错。2014年,在南京首例“黑客”有偿删帖案中,涉案疑犯谭某因为家境贫寒,从事网络有偿删帖,到被捕了还以为自己是勤工俭学贴补家用。结果,被判刑5年,并处罚金5万元,不仅没有陡然而富,反而因此耽误了学业和前程。这种教训,在如今鼓励全民自主创业的语境下,更具有现实意义,而厘清其与自主创业的差别,就足以打消大部分人想要捞偏门的念头。须知,自主创业是另辟蹊径发现商机,不仅个人获利还可以激活社会活力;捞偏门则是损人肥己,非但不属于自主创业,反而是对该概念的亵渎,甚至可能因此获罪,遭受牢狱之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