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王军荣:“做做样子”的问责 理应被严惩
//www.workercn.cn2015-02-16来源: 西安晚报
分享到:更多

  作者:王军荣

  2月9日,2014年中央第三轮巡视反馈工作全部结束。巡视发现,与“两个责任”落实不力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现状相比,问责还远没有跟上。有的地方仍是“吼吼嗓子”、“摆摆架子”、“做做样子”;有的地方问责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有的地方“柿子拣软的捏”;有的地方在问责上有“凑数”嫌疑,把不属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事项也统计在内,原本严肃的正风肃纪措施却为扭曲的政绩观所用,岂非咄咄怪事!(2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做事不力、工作敷衍、违法违纪……这些均需要问责,问责本是彰显法律和制度的威力,但落实不下去的“问责”、“做做样子”的问责,则成了“纸老虎”,也就没有半点威力可言。

  问责本应该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有法可依,有制度可查,而只要查清了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就可以问责,然而,在现实中,问责却没有这么“单纯”,因为问责会涉及许多人的利益。可以这么说,但凡华而不实的“问责”,其背后必然是权力的博弈,甚至有腐败的嫌疑,要么是权钱交易,要么是官官相护……此时的问责只不过是为了应付公众罢了,是为了躲避风头,等“风声”过去,一切恢复原状。其实,每一起“做做样子”的问责,都是对法律尊严的损害,也让政府形象大大降低。久而久之,也让问责失去了意义。

  问责就要实打实。据了解,去年,山西塌方式腐败曝光,省委领导班子“大换血”,专家认为这是中央对该省省委集体问责的体现。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以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尽管他本人并未参与贿选,但知情不报、包庇纵容就是犯罪!这样的“问责”才让公众服气,可这样的严厉问责却实在是不多。

  以前,通报问题官员时,往往用“某某”来代替,这是问责不力的典型,现在“某某”消失了,变成了“真实姓名”,也就显出了该有的威力。

  问责“做做样子”,是在侮辱公众的智商,问责“做做样子”,公众一眼就能够看清楚,只要看看网上的留言就清楚,以为公众分不清问责是真是假,那实在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只能自欺欺人。

  出现“做做样子”的问责,是让公众难以接受的,但问题是,谁来问责“做做样子”的问责?对于问责不力,谁来处罚?这就要认真对待每一起问责事件,因此,问责要做到公开、透明,要公开违法违规的事实,要公开问责的依据,要接受公众的评判,以便能及时纠错,并且要有一套对问责不力者或是弄虚作假者严厉惩罚的措施,如此,才能将问责的“板子”扎扎实实打下去,才能让问责显出该有的威力,才能让违法违规者闻风丧胆。(王军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