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凌国华:不妨把“二胎保证书”当作一堂家庭教育课
凌国华
//www.workercn.cn2015-01-30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近日,网友“滴答”在网上晒出一张《保证书》,《保证书》上她和老公向女儿保证:我保证永远第一喜欢我家大宝。女儿在下面签字“可以!”然后女儿、父母双方签名、写保证日期。“这是我们想要二宝,给大宝写的永远第一爱她的《保证书》。”“滴答”说,大女儿已经八岁半,很懂事,已经不需要她和老公操心,二胎计划也被提上日程。(东方今报,1月29日)

  某种意义上说,“单独二孩”给备受诟病的人口计生政策减了压,给那些符合条件的家庭带来了新希望。然而,“二孩”不是你想要,想要就能要。对既符合条件又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夫妇来讲,一种意想不到的新的尴尬随之而来。虽然“单独二孩”的政策障碍清除了,但生育“二孩”不单是夫妇双方的事,还牵扯到第一个孩子。第一个孩子不情愿甚至抵制的态度,让很多打算“单独二孩”的夫妇左右为难。

  某网友晒出为生育“二孩”而给第一个孩子的“保证书”,表明“保证永远第一喜欢我家大宝”。这份俨然正经八百的“保证书”,再次将“单独二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摆在社会面前:如何顾及第一个孩子的情绪、取得第一个孩子“同意”最起码是“不反对”,以及在生育“二孩”之后如何平衡在两个孩子之间的情感“资源”配置。与之前政策层面的障碍相比,虽然第一个孩子对“二孩”不情愿态度造成的障碍要轻微得多,但对父母和孩子双方而言,这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单独二孩”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对家庭而言,生育二孩这件“大事”应是宏观政策和微观意愿的有机契合,而在“微观意愿”的层面,除了夫妇双方之外,更应该考虑第一个孩子的情绪。第一个孩子是家庭的重要成员,他(她)对“二孩”的态度,对家庭氛围和孩子成长历程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对第一个孩子来说,第二个孩子势必会“分享”父母的关爱,而之前这些都是自己独自享用的。尤其对于一些开始懂事的女孩而言,她们与“重男轻女”的社会丑陋观念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防火墙,若父母“二胎”生个男孩,即便不考虑“重男轻女”观念作祟,父母关爱等资源由个人独享到与弟弟妹妹分享,这种变化显然会让很多“第一个孩子”对“第二个孩子”产生不情愿乃至抵制情绪。纾解孩子的这种情绪,也是家庭教育和情感协调的内容。

  见诸媒体的“13岁女孩以死相逼迫使父母放弃二胎”虽是个别极端例子,但此事对一些打算“单独二孩”的家庭,理应有一定启示。出于最原始的安全感需求,“一孩”对“二孩”产生抵制情绪很正常,但“以死相逼”迫使母亲终止妊娠,显然超越了单纯的“情绪抵制”,暴露出孩子成长过程中某些重要东西的缺失。父母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相比之下,父母写“保证书”以取得女儿同意“生二孩”,放下家长的架子与孩子沟通,以平等的姿态倾听孩子意见,和颜悦色疏导化解孩子的抵制情绪,显然是家庭情感沟通的成功。所以说,如何纾解“一孩”对“单独二孩”的情绪,是对父母的一场考试,更对如何经营家庭、营造和谐家庭关系提出重要考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