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而有度、厚积薄发,“慢就业”应有的样子-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网评

来论·工事工评

慢而有度、厚积薄发,“慢就业”应有的样子

李英锋
2020-09-22 09:36:20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据一项面向全国8.8万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8%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不着急就业,没有继续深造,而是选择游学、支教或创业考察等。(见9月20日《光明日报》)

  近年来,各界围绕“慢就业”展开了多重讨论,也形成了理性的共识。总体而言,社会对“慢就业”展现出正视的态度,将其归属为一种就业选择权利和方式,认可其少数性、正常性、合理性。这种正视是对就业多元价值观的尊重,体现了社会的开明和包容。

  然而,就业毕竟是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必要方式,是保障和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劳动手段,具有天然的积极意义。在国家“六稳”“六保”等政策全力鼓励就业、扶持就业、保障就业的现实语境中,“慢就业”显然不能无原则、无限度地慢。

  一些毕业生选择慢就业,通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思考,校正就业方向,制定人生规划,无可厚非。为更好的就业做准备,这本身也是实现就业的一个环节——只要有计划、有目标,且休整期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慢就业可以理解为积极的就业前奏。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是被动慢就业,他们在毕业后因种种原因没能找到合适的岗位,但并未放弃就业的尝试。这样的慢就业是劳动力资源在就业市场调节下的正常分配。

  需要强调的是,慢就业不能成为消极的懒就业、不就业或者无限期地拖延就业,漫无目标、毫无规划和准备,只会消磨心志,错失就业机会,甚至削弱就业能力。那些被动慢就业的人,不妨转变思路,开阔一下眼界,放宽一下标准,选择“过渡性就业”——在找到最心仪、最理想或最符合个人需求的岗位之前,退而求其次,既可以增加收入,积累工作经验和人脉,也很可能为找到长期职业或终身职业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在择业或就业路上少一分焦虑,多一分从容。

  “慢就业”是一种就业方式,但不是长久之计。毕业生还是该细细思量、好好规划。毕竟,人生的每一步棋,都至关重要。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