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抗日影片遭冷遇的警示
一刀
//www.workercn.cn2017-10-17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捍卫者》是一部以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中,国民革命军营长姚子青奉命率部守卫宝山县城,在装备落后,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以寡敌众,血战七天,五百多将士壮烈殉国。这样感人的故事拍成电影,却观者寥寥,“票房惨到不好意思”,连相关影评都少见。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面对亡国亡种的危机,以14年艰苦卓绝的全民抗争、两千万人的牺牲换来的胜利。《捍卫者》的故事就是这段惨痛、悲壮历史的真实写照。然而,今天的人们却对此不感兴趣。这很令人忧虑,也给我们警示。

  抗战胜利72年了,时间确实有些遥远,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淡漠那段历史的理由。因为那是民族沉痛的灾难,也是民族重生的起点。今天,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怎么能够忘记曾经的屈辱,曾经的抗争?不知因何沉沦,又何谈复兴呢?!

  如果说,年轻人对于历史缺乏兴趣。那么,连“手撕鬼子”之类戏说历史的“抗日神剧”、虚构的历史“英雄”都有人捧场,为什么真实再现历史的正剧却遭到冷遇呢?那些大牌明星出场,演绎宫斗、宅门生活的电视剧都火爆异常,为什么宣扬民族精神、歌颂民族英雄的作品却不受待见呢?

  笔者无意贬低正剧之外的其他作品。但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愉悦受众的同时总会传播某种积极意义,潜移默化地给人以启迪,形成社会氛围,促进社会进步。反之,“娱乐至上”,八卦流行,加之某些传媒推波助澜,同样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但方向却是相反的。可见,作品倾向、舆论导向有着重要作用。当我们沉湎于今天的安乐时,不要忘记那是前人经历了苦难与牺牲换来的,珍惜和铭记历史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