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知识是力量,良知是方向
刘根生
//www.workercn.cn2016-09-29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日上,公安部向社会公布2016年网络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有则越洋电信诈骗集团案格外发人深思:贵州省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局财务主管兼出纳杨某遭遇电信诈骗,1.17亿元资金被转走。贵州省公安机关投入500多警力终于将此案破获。警方发现,该犯罪团伙不仅组织严密,还聘请了某些领域的博士,对银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多个部门进行研究,根据各部门特点编写出各式“剧本”,供各个犯罪层培训和使用。

  上海开放大学鲍鹏山教授说:“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更是方向。”这是在提醒人们,不仅要注重学习各种知识,更要注重培育道德良知。不具备相应知识技能,对许多事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但道德良知出了问题,知识和技能就可能异变成破坏力。

  电信诈骗犯罪是利用现代电信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犯罪行为。犯罪手段智能化,是电信诈骗犯罪一个主要特征。博士或专业人士参与电信诈骗,直接增加了防骗难度。许多受害者,往往因电信诈骗而“雪上加霜”。把困境中人往绝境上逼,真正是良心丧尽。无论是电信诈骗犯罪组织实施者,还是为其提供智能支持者,都应受到法律严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说,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输,还是价值观的塑造。不仅要教学生“妙手著文章”,还要告诉学生怎样“铁肩担道义”。事在人为,人在灵魂,在道德良知。然而,从小学到大学,又有多少学校能像重视智能教育那样重视道德良知教育?“重成才轻成人,重技艺轻人文”,依旧是个通病。结果便是,“智”在与日俱增,“德”却大大滞后,价值观念扭曲,是非不分。于是,犯罪手段也因高智商和专业人士介入而越来越智能化。

  知识是力量,良知是方向。遏制电信诈骗案件高发,需要坚持高压整治与常态化打击相结合,更需要补上道德良知短板,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人性向恶需要突破两道防线,即道德和法律。道德约束群体,法律制裁特例,道德若沦丧,法律就会变脆弱。“明明德”应贯穿于教育始终。对道德良知培育不仅要有考评,更要创新内容形式,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中。社会转型期,网络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和碰撞愈加激烈,用品德引领和照亮智能更显得急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