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金牌”真的不重要了吗?
年巍
//www.workercn.cn2016-08-17来源: 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赛程过半,有媒体用“金牌不多,亮点不少”来评价中国代表团的表现。当只获得铜牌的傅园慧因自称用了“洪荒之力”而抢了头条,当中国跳水队队员秦凯在赛场上向何姿求婚而被纷纷点赞,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运动员如今对于竞赛和金牌的理解和表达已经大不同于以往,而一些人也乐于接受这种变化。

  体育背后透射出的国家形象、国民心态、人文精神、社会价值等,已经不能用金牌作为判断的唯一依据。奥运赛场不仅有硬碰硬的比拼,也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软实力”的体现。我们乐见中国以更加开放与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奥运赛场的风云变幻,乐见金牌榜的变化已不能完全吸引人们的眼球,乐见尊重每位拼搏的运动员越来越成为国人的共识。

  但网上有些声音,有必要拿来说道说道。有些人认为奥运金牌不重要,只有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才在乎金牌,而欧美发达国家根本不把奥运金牌当回事儿。是的,我们不能唯金牌论,但如果我们从“金牌至上论”滑向“金牌无用论”,那就是从一种极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应该说,金牌依然重要,只是用政府过度参与、社会资源过度堆砌而出的金牌,偏离了金牌和竞技的本意。

  奥运会本就是全球最顶尖竞技选手的较量,不争强好胜,何必来奥运会?各国何必争相举办奥运会?不求胜负、不论英雄,淡化了体育竞技的竞争关系,冲淡了奥运拼争的激情对决。在金牌冲击过程中,体育精神的彰显和传播才是奥运会更高精神层次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冲击金牌与发展大众体育并不对立。金牌运动员对于其从事运动的推广,以及巨大的明星效应和示范效应,会让很多人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

  时过境迁,金牌之于公众的内涵和意义已然改变。从曾经的“东亚病夫”,到今天的“体育大国”,再到未来的“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就像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国家飞速前进的历史轨迹。让奥运金牌回到应有的位置,没必要把它供在神坛上,也请不要把它踩在脚下,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体育强国的心态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