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职业精神失去的背后是良心的冷却
辛望
//www.workercn.cn2015-11-25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南方航空和首都机场等方面对患病乘客如此冷漠,固然令人寒心,而让人更加寒心的是,至今没有任何工作人员感觉内心不安或者表示愧疚。遵守工作规程是完全必要的,但抛弃了职业精神,甚至将人的基本良心与良知抛之脑后的职业人,其职业尊严感和成就感也会随风而逝。

  11 月22 日,署名为“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发布微博长文讲述了自己两周前乘坐南航的生死经历。

  该文称,张三石(因不愿公开姓名,下文称张先生)在飞机上就感受肚子和肛门疼痛难忍。没料飞机落地,才是他这场生死旅程的开始。

  此后,张先生经历三次救护车转诊,4次B超,4次抽血,扎了4次止疼针,以及2次CT后,最后送到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手术4小时,以切除80厘米小肠才得以挽救生命。

  期间,张先生经历的每一个救命环节,都暴露出航空公司与机场不把人命当回事的特点:比如飞机停靠机场50分钟却在滑行道趴着不允许开舱门急救;飞机停稳后,不是停在有廊桥的位置,而是花长时间搭舷梯;舱门打开后,急救人员和空乘人员在谁背病人下飞机上争执不休,最后是患者自己爬下飞机;病人进入999急救车之后,被送到并无救治能力的机场医院,而不是市区大医院,致使患者差点一命呜呼;如此等等。

  众所周知,这位张先生搭乘的是大名鼎鼎的宣称服务至上的南方航空,飞机停靠的是国内装备最好的首都机场,所有的这些高大上的公司都意味着应对一位病患乘客是小菜一碟,但现实情况为何如此难堪呢?

  与处理迟缓、推诿扯皮的航空公司与机场方面相比,让人更加寒心的是有关方面更加冷漠的辩护:关于飞机停在机场约50分钟才打开舱门一事,南航在给媒体的“情况说明”中解释称,“当天落地滑行至行道时,飞机刹车系统出现故障不能继续滑行,等待拖车拖行至停机位之后开启舱门。”而对于空乘人员与救护车医护人员就“谁抬病患下飞机”发生争执一事,南航在回应中称,“对在与救护人员配合中发生的协调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完善相应的工作流程。”但“情况说明”中,并没有提到有旅客突发急症后,与救护车之间正常的转接流程是怎样的,也没有就工作人员不扶病人下飞机、不陪同孤身病人前往医院这些问题做出解释。

  这些声明和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人家反复解释是按流程和制度在作业。客观地说,无论是航空公司和机场,在应付张先生病情的问题上,也都是做了一些工作的,但所有的工作却掩饰不了那种冰冷的态度和对患病乘客冷冰冰的漠视,这其中让人看不到温情和关爱,更看不到尊重生命、对乘客的痛苦感同身受,甚至到最后的“情况说明”,有关公司还是在强调客观原因,并未言及他们内心中有多大的不安和愧疚。

  我们完全赞成所有的职业都应当遵守工作规程,也完全赞同从业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守工作流程。但我们也需要提示,所有的职业人千万不要忘记,你职业的背后还有一个内心的规程,那就是职业精神,而职业精神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的。

  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如果当时有人要求启动紧急预案,提前开启舱门,如果有人帮助张先生提前下机接受治疗,如果有人帮把手将张先生背下飞机,又会违反哪一项职业规程呢?在乘客生命垂危之时,各方推诿责任又符合哪一条工作流程呢?

  如果仅仅是为了遵守职业规程,却将服务对象的生命视同草芥,那样的职业操守无论如何不能视为合格,如果是企图以什么什么规定为由,推卸责任,那就更与职业精神背道而驰了。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一个极大的区别是,我们都生活在依赖陌生人的环境中。离开了陌生人的合作,我们每个人都寸步难行。倡导遵守工作规程的同时,不应忘记尊重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而对所有职业人来说,须臾不可忘记的是,在从事一项职业之时,被忘记同时唤醒人的良心和良知——因为一个职业人如果良心冷却了,职业的尊严感与成就感也会随风而逝。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