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扶贫为何变成救济“富人”?
樊大
//www.workercn.cn2015-10-16来源: 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分享到:更多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洪天云日前回应“广西马山县虚报脱贫人数”报道时指出,马山县政府已于9月初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核实,其中超过贫困标准的3000多人已全部暂停享受扶贫政策。此前,国家审计署审计发现,广西马山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其中有343人是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

  扶贫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然而广西马山县却找来几千富裕者充当扶贫对象,将国家公帑当做可以随意派发的糖果,扶贫对象竟然是“富人”,这一审计结果让舆论哗然。2013年,审计署对扶贫资金进行了一轮全面审计,暴露出的问题令人震惊。为了解决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改变了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将扶贫资金、项目的审批权下放到县,以便让省、市政府承担起监督职能。

  把扶贫资金、项目的审批权下放到县,可以加强地方的监督职能,同时让扶贫更为精准。这本来是中央的一项好政策,然而,我们看到像广西马山县某些扶贫官员那样的“歪嘴和尚”,一朝权在手,立刻就化身为圣诞老人,把扶贫变成了“派糖”。这类事件反映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在一些地方上没有转化为有效的制度,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在获得中央授权后,不是以权谋事,而是以权谋私。

  发生在广西马山县的违规认定扶贫对象事件,从表面上看是地方官员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但其规模之大,已足以令事件性质发生改变。这起事件目前暴露出的不多的事实,已可令人管窥当地政治生态的恶劣程度。它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中央下放扶贫资金审批权之初,地方监督职能尚未完全发挥作用时,一些基层政府部门趁机滥权,他们的胡乱作为危害极大,不可小觑。这起事件值得高度重视,需要彻底调查,这样既可为以后的简政放权工作提供借鉴,也可为治理地方政治生态找到反面样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