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食品银行”要谨防慈善随食品变质
苑广阔
//www.workercn.cn2015-05-29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一家全球著名的贸易零售集团将“食品银行”公益项目引入广州并参与了第三届慈善项目推介会。该项目甫一推出就在市民中引起高度关注和争议,原因是它将临近到期食品作为慈善捐赠品,送给孤儿孤老食用。(5月28日《广州日报》)

  “食品银行”作为一项公益慈善项目最先起源于美国,后来传到了欧洲。在欧美发达国家,浪费与饥饿是个并存的现象。一方面,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上存在大量的食品浪费现象。而另一方面,喝不上牛奶、吃不到面包的困难群体也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一批热心于慈善事业的志愿者便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食品银行”,将这些剩余食品收集起来,免费发放给那些忍饥挨饿的街头穷人。这样既减少了浪费,又帮助了穷人,可谓是一举两得。

  从“食品银行”运行模式来看,广州这家全球知名的零售贸易集团将其从国外引入中国,应该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反而能够成为对政府官办慈善的一项有益补充,为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以及社会流浪乞讨人员募集食品,改善他们的生活,也可以减轻福利机构的经济负担。不过在具体的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是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质疑,其中最大的质疑就是一些商家将临近过期的食品作为慈善捐赠品,送给孤儿孤老食用,这会不会伤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当事企业这么做,是否涉嫌以慈善的名义处理快到期食品?

  面对质疑,我们首先必须明白一点,那就是“快过期”食品不等于“过期食品”,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理论上说,只要食品没有过保质期,那么就可以被食用,而一旦过了保质期,就不能被食用。因此,企业、商家把接近保质期,但是还没有过保质期的食品作为慈善捐赠品捐赠给“食品银行”,不管是在法律上还是在道德上都没有问题,不该被指责。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捐赠出了快过期的食品,但到底该如何保证这些食品在过期之前送到福利机构老人和孩子的手里,并且在过期之前被吃掉,这显然需要包括捐赠企业在内的多个单位、机构和组织的互相协调,共同配合才行。作为捐赠企业和商家,应该尽量打好食品的提前量,为“食品银行”和有关部门运送、分发食品预留好充足的时间,避免食品还没有分发到受助者的手里就过期了。而作为当地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部门组织,则应该积极承担监督监管的责任,比如查验捐赠食品的保质期,督促“食品银行”和受捐赠单位加快食品发放速度等。

  这其中,作为受捐赠单位的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也要发挥重要作用,既要保证食品不积压、不过期,而且还要根据每种食品的特点做好分发工作,比如水果要削皮切块,牛奶、果汁要倒入孩子、老人的杯子里,以防止一些老人不舍得吃而把食品藏起来,反而最终藏变质了。

  “食品银行”作为一项全新的公益慈善项目,其价值和意义是不容否定的,只是在具体的运作上,还需要政府、慈善组织以及受捐赠单位通力合作,进一步完善,进一步积累经验而已。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