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医回归”不仅有助于缓解“看病难”-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工媒聚焦

“厂医回归”不仅有助于缓解“看病难”

张刃
2019-06-28 14:46:21  来源:中工网—《劳动午报》

  购买服务,“厂医回归”,由于手续简便,费用实惠,加之企业承担了部分费用,(事实上,从长远和全局看,也给企业节约了“成本”。)不仅有助于缓解“看病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不仅满足了职工就医需求,而且推动了患者分流、缓解了医院压力。

  “看病难”是困扰职工群众生活的大问题。如何缓解?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工人日报》报道,上海计划在全市产业园区推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在长宁区日前举行的首场区政府与区总工会联席会议上,工会提出建立健康工享站计划。对此,长宁区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给出了相关专业意见,并表示将在健康工享站的选址、医疗结构申请等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一些企业已经率先行动,开设了医务室或“健康小屋”。这意味着,曾经广泛存在于国企的“厂医”实现回归,并且还将走进外企、民企,为更多的职工提供快捷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小病小灾;年纪大了,各种常见病、慢性病更需要不时求医问药。但是,去一次医院有多难?要花多少时间?相信绝大多数职工都有亲身体验。因为“看病难”,太麻烦,许多人不得不减少甚至放弃了就医机会。显然,这是对职工健康的严重伤害。

  计划经济年代,大大小小的医务室、乃至科室健全的职工医院曾经普遍存在于国有企业,有效地承担着自己责任范围内的职工就医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为了解决“企业办社会”带来的诸多弊端,大部分企业医务室、职工医院被撤销或“剥离”了。据统计,到2004年初,上海市企事业单位内设医疗机构仅剩800多家,仅相当于最高峰时总量的13%。

  撤销或“剥离”企业医务室、职工医院,破除“企业办社会”的计划经济模式,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企业发展。因此,这项改革没有错。但是,还必须承认,职工对医疗保障的需求是客观存在,而且随着职工队伍的扩大,这种需求有增无减。既然在企业不能就医了,那就需要社会给予满足。而目前城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并没有全覆盖,仍存在某些空白,特别是在职工密集的企业、产业园区,“看病难”问题十分突出。职工说,“上班时间没空看医生,下了班又来不及,午休只有两小时,跑一趟医院时间都不够。”

  工作有矛盾就要努力解决,职工有需求就要设法满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就医需求需要托底型公共服务保障。“厂医回归”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而非简单的“复原”。它不是计划经济模式的重现,而是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有效利用社会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和资源,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在企业、产业园区设立便捷、廉价、正规的医疗服务点。具体说,即企业与周边社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沟通,双方开展合作,中心派驻医生,企业承担部分费用;职工患有小病或慢性病,在企业或园区(大楼)内就可以解决。用资源共享的方式缓解“看病难”,大受职工欢迎。

  购买服务,“厂医回归”,由于手续简便,费用实惠,加之企业承担了部分费用,(事实上,从长远和全局看,也给企业节约了“成本”。)不仅有助于缓解“看病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不仅满足了职工就医需求,而且推动了患者分流、缓解了医院压力。更重要的是,由于这项工作是由工会出面组织、推动的,彰显了工会服务职工的责任与诚意,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贴心事”,无疑会增强工会的凝聚力。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每个专业都能成为好专业

    目前,各地高考分数已出,考生们正在选报志愿,每一个考生,不论分数高低,都必须直面一个问题:究竟该报什么院校什么专业?

  • 中工时评:“四个典范”为国际合作指方向

    在6月14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四个典范”的主张。当今世界逆流涌动,“四个典范”不仅为上合组织树立了发展目标,也从政治、安全、经济和文明等方面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 中工时评:动辄“转发过亿”的明星新闻警示了啥?

    在公安部组织开展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一款帮助明星制造假流量的软件被警方查获,由此也戳破了个别明星的新闻动辄“转发过亿”的“传说”。

  • 中工时评:“中俄方案”护航世界发展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强权主义犹存,世界发展和全球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习近平主席在访俄期间提出了“中俄方案”一词,让世界对未来的和平与稳定增添了一份信心。

人物

  • 仝洋:诠释妈妈和妻子最美的模样

    仝洋,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建筑段郑州绿化所生产服务班工长。1996年以来的20多年间,仝洋尽心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儿子、支持从警的丈夫、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好本职工作。

  • 追思徐中玉 读懂“刚健中正”

    在同事兼好友钱谷融先生去世两年之后,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先生也于近日驾鹤而去,享年105岁。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文坛的重大损失,徐中玉的离世和近几年周有光、杨绛等文化名人的先后辞世似乎在提示世人,囿于生命规律,出生于20世纪最初一二十年的世纪老人,已经可以用花果飘零、凋谢殆尽来形容。

  • “文秀故事”必将刻进历史的年轮

    时间见证了国人因为一位女孩离去带来的哀伤。一周以来,一个响亮的名字从八桂大地传向了全国,在人们心里激起层层波澜,这个名字就是黄文秀。

  • 蓬佩奥已成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乱源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成了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乱源。在美国国家战略朝着冷战思维扭转的历史关头,他以个人之力将这种扭转一次次推向极端,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鹰中之鹰”。世界大国中极少出现如此疯狂的首席外交官,他颠覆了外交的传统含义,把美国国务院变成了发动对外攻击的大本营,他已经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专门给有各种矛盾的大国及主要国家之间燃擦火星的人。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