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让更多工人生活、工人形象上荧屏登舞台
张刃
//www.workercn.cn2017-12-06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无论社会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工人都要在生产一线默默无闻地劳动,不仅流汗,甚至流血,他们才是国家的脊梁、社会的支柱。通过文艺创作表现工人,应该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文艺工作者把更多的工人生活、工人形象请回荧屏和舞台来。

  上周末,以“唱响新时代·讴歌劳动美”为主题的第十一届首都职工文化艺术节闭幕。这项由市总工会联合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市文化局等单位共同举办,持续了7个月的大型活动,对于广大职工来说,算得上文化盛会、广阔舞台,按说也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除去工会报刊有所报道外,鲜见其他反响,与各路媒体文化娱乐板块连篇累牍地追星、“八卦”更形成明显反差,这多少反映了工人文化活动、工人题材文艺作品被冷落的现实。

  荧屏和舞台鲜见工人生活、工人形象已经有年。首都职工文化艺术节每两年一届,坚持办了20年也未能成为媒体文化报道“重头戏”可谓佐证。相反的是,宫闱“斗狠”、奇葩“神剧”、各色都市丽人却成了荧屏和舞台娱乐“主角”。为什么?因为后者有市场、有收视率,有人愿意投资;而工人“不吃香”,很少有人愿意编、导、演,没有作品何来收视率?何来投资?这几乎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曾几何时,作为领导阶级,工人生活、工人形象是文艺创作的重要内容,只是随着社会转型,关系调整,特别是工人地位的变化,才出现了冷落、“断档”。记得若干年前有一部电视剧《大工匠》,播出后,一位做了38年锻工的老工人说:“无意中看到这个片子,很意外现在还有人会拍摄工人题材的电视剧。”一个“无意中”,一个“很意外”,不应该引起许多人特别是文艺工作者的思考吗?

  工人题材的文艺创作需要生活。那么,现在的文艺工作者有多少体验过一线工人的生活呢?恐怕只能说极少。没有生活就没有感受,没有激情,创作不出来,也表演不出来。看看荧屏中、舞台上的俊男靓女,除了表演都市丽人颇具“本色”外,演虚构、戏说的“神剧”都很假,何况演人们真实感受的现代工人?作家不深入社会生活,演员不了解工人疾苦,难怪荧屏、舞台冷落工人。

  北京的这次艺术节,用音乐、舞蹈、曲艺、书画、摄影、微电影、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展示了首都职工的生活、工作和精神面貌,其创作源泉就是丰富多彩的工人生活和精神追求。更重要的是,无论社会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工人都要在生产一线默默无闻地劳动,不仅流汗,甚至流血,他们才是国家的脊梁、社会的支柱。通过文艺创作表现工人,应该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即使不从教化的意义上看工人题材作品,就是从记录历史的角度,工人生活、工人形象的创作也是必要的。正如电视剧《大工匠》主演孙红雷所说,“不光是追思那个时代,更是要为现在争取一些东西。”争取什么呢?老一辈工人身上的情操与境界。丢掉或忘记了它,不仅失去了工人阶级的传统,而且会使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父辈、祖辈的选择与情感,这种“断代”与隔膜会成为历史的缺憾。

  为了反映现实、繁荣文艺;为了记录历史,教育后人;也为了继承、发展,希望文艺工作者把更多的工人生活、工人形象请回荧屏和舞台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