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中国学生也可以抛弃分数的羁绊吗?
//www.workercn.cn2014-12-09来源: 中工网—《黑龙江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在同一次考试中,得90分的人和得99分的人有区别吗?

  如果在中国,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那是尖子生和非尖子生的区别。

  不过,在德国、美国、芬兰等被视为教育典范的国家,这种区别是完全不存在的。在他们的分级评量标准看来,能取得这样分数的学生都是优秀级别的。接下去,法国可能也会放弃用分数评量学生。法国课程高等委员会(CSP)近日也向该国教育部提出报告,主张取消以分数评量学生的成绩,理由是“分数既不中立也不客观”,不如采用4到6级的评量表。

  实际上,法国学校的分数本来就不像中国学校的百分制,法国学校的计分方式普遍为20分制,通常12分以上就算不错的成绩——丢失40%的分数,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不敢想像,只有“差生”才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即使是这样宽松的分数评定,法国人还是打算抛弃它。他们认为,不以分数为评量标准的好处,是让测验单纯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课程掌握的程度,而不是把分数当做筛选机制、奖惩工具,助长精英主义。

  这才是问题的症结。

  很显然,考试仍然是中国学生唯一有效的筛选机制。

  供不应求的教育资源,决定了升学在中国一向是优胜劣汰的过程。而如何判断孰优孰劣,最公平最客观的办法还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有没有更好的筛选方法?那肯定是有的,但实践证明,在中国不大行得通。

  特长生加分会被有“能力”的家长无限滥用,最终不得不取消或收紧,如艺术加分、体育加分、三模三电加分等。中学校长推荐制等保送制度,要么被权贵霸占资源,要么依然采用分数甄选,也或将走向无疾而终。

  如果教育绝对的卖方市场格局不改变,用分数筛选的方法将不可能改变。要知道,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1分之差可能涉及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学子的人生转折,离开分数,你怎么公平决定淘汰谁?

  供不应求的教育,必定是精英教育主义横行的教育——升学只为那些所谓的“高分”精英准备的,不论他们是否低能。

  所以,冷冰冰的分数背后,是教育资源的短缺。如果人人都有大学上,得90分的人和得99分的人自然没有了区别。到那时,国人也一定会选择抛弃分数的羁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