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李健-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工人日报评论库

【艺评】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李健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刘颖余
2018-10-15 07:43:33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国庆长假最后一天的夜晚,我乘坐“滴滴”,路过灯火辉煌的“鸟巢”,不禁嘀咕了一句:“今天有《中国好声音》总决赛吧。”年轻的司机甚为惊讶:“您也关心这个啊?”

  我理解他的意思,像我这样的中年人,似乎应该远离这样的娱乐节目。或者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这年头,谁还关心《中国好声音》?我没有深究,也觉得无需深究。

  第二天,电视回看总决赛,这才知道旦增尼玛一举夺冠。结果并不让我吃惊,旦增在“冲刺鸟巢夜”的惊艳表现,已经证明他有冠军的潜质。他在总决赛当晚的发挥远非完美,但的确要好于其他选手。他的选曲也更为走心,无论是《念亲恩》,还是《喜马拉雅的孩子谜一样的天边流浪记》,都很容易让观众有代入感。以现场效果看,旦增赢得比赛,实至名归。

  一位网友说:“旦增的歌听后还会再打开听一遍,宿涵的歌念完后就略过了,黎真吾的歌咆哮后小心脏有些许累,本人不懂音乐,就图个听着舒服,旦增夺冠,顺了我的心意!”我想,他的话道出了绝大多数歌迷和听友的心声。

  旦增夺冠,顺了歌迷的心意,也成就了新导师李健的心愿。要知道,在七强学员中,李健战队只有旦增一人,为此,他曾开玩笑说,他和旦增是“孤儿寡母”,但最终,“孤儿寡母”赢了。

  这大概就是现代娱乐工业最吸引人的所谓逆袭,但吊诡的是,李健师徒都像游离于娱乐工业流水线的人。在所有学员中,旦增最内敛,最羞涩,也不帅,唱歌甚至不会睁开眼睛。他的歌唱似乎也没有那么复杂,那么炫技,但却简单、舒服。也许,观众喜欢的就是这种简单和舒服。旦增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却什么都有。他不怕输,却成了最终的赢家。

  以旦增的气质,他和李健可谓一拍即合,因此,李健才说,他在旦增的身上看见年轻的自己。有人说,李健对旦增是无为而治,对也不对,不说别的,看看最后总决赛的歌名《喜马拉雅的孩子谜一样的天边流浪记》,就非常李健,《念亲恩》也是李健亲自捉刀填词。这不禁让人回忆起李健在《歌手》中的惊艳表现。

  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旦增和李健互相成就了对方。

  李健不仅成就了旦增,也成就了《中国好声音》的收视。

  一个关注度高的节目,总需要些话题,或者让人记住点什么。本季《中国好声音》,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当然是李健的“说成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某期节目,评委包小松竟然也连续用了两个成语来评价学员刘思延的表现:“刘氏唱腔、丝丝入扣、延揽我心”,惹得庾澄庆一脸的不可置信:“你也被感染了?”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关注《中国好声音》的人都心知肚明。

  对于视读书为生命的李健来说,会说几句成语当然不算什么。他身上的标签太多了,“音乐诗人”、“音乐才子”、“中国罕见的知识分子型音乐人”,还有与此显得有些违和的“猫系理工男”、“秋裤男神”、“行走的弹幕”等。当这样一个奇妙的李健登上《中国好声音》的导师舞台,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不怯场,也似乎未被其他三位来自港台地区的导师引导或“欺负”。相反,他和其他导师保持着很好的互动关系,玩笑分寸感非常好,有综艺新人的羞涩和内敛,却经常无意一露段子手的本色,幽默和书生意气结合得自然天成,为节目带来一股不可多得的清风。

  格外可贵的是,李健还处处保持着谦卑,没有过往导师居高临下的姿态,也没有用得烂俗的关于梦想和冠军的循循诱导。他说:没有谁天生就是谁的导师。他甚至说,“在艺术上没有绝对的谁高谁低,某些新人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一定会超过所有导师”,因此,他和学员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他参加这个节目的收获甚至比学员还要多。换一个人说这些话,可能是虚伪,但当李健如是说,我们却听出了诚恳,因为他就是这么一个真实而简单的人。

  歌手戴娆说,李健满足了一个女人对于男人的所有幻想。这当然有些绝对了,好男人不只是一种标准。但在李健身上,人们的确常常可以意识到情感粗糙的危机,并看到另一个丢失的自己。

  我想,这应该是那么多人喜欢李健的原因。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见证人·第十期|李谷一:春晚常青树 歌声飘过40年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更源自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

  • 厚积薄发迎来公路蝶变

    从上世纪80年代投身交通运输事业,到2009年退休;从陕西省交通厅计划处副处长,到交通部副部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从全身心投入公路建设,到深度参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 李蓓:用“透视眼”为战鹰探伤

    人物小传:李蓓,航利集团压气机故障检查员,空军航空修理系统技术能手。曾荣获空军航空修理系统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名,工厂“三八红旗手”“质量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若非这身蓝色工装,你很难将李蓓和工匠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

  • 千里追逃,让行贿人寸步难行

    “他不在的日子,我整天做噩梦,担心丈夫在缅甸吸毒、赌钱,害怕他被人陷害。这样的日子算是熬到了头,他回来了今年7月24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外逃人员程志友在中缅边境的打洛口岸被顺利交接入境。这是该市监察体制改革后,首个在境外被抓获的行贿犯罪嫌疑人。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