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作品广议】考古现场新发现
肖承森
//www.workercn.cn2018-01-2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考古现场颜庆文

  父亲病危,儿女们仍然兢兢业业地奋战于考古现场。这故事听起来足够刺激读者泪腺。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个紧张繁忙的“现场”,我们苦心竭虑积累起来的情感经验,瞬间就被颠覆了。

  我们都知道,考古重在发现。漫画家颜庆文在她的作品《考古现场》中,对几位业余考古工作者在一处特殊考古现场的发现中,开启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发现。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作者的讽刺语言运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从老先生子女的表情来看,他们的确有所发现。和一片狼藉的生活用品相比,老爷子的藏品的确具备强有力的传承价值,“考古学家”们或坚毅或惊喜或欣慰的表情,强有力地证实了我们最初的判断。换个角度看,子女们重文化品位、轻实用功能的一举一动,也赤裸裸地流露了他们的“学术气质”。

  和我们见过的考古现场不同的是,此处文化遗产“发掘”“鉴定”之后,不会产生真正意义的学术和文化价值,相反,一场遗产争夺战一触即发,这个特殊的现场极有可能变成一个令老爷子绝望到闭不上眼睛的战场。好在作者的画笔就此刹车,接下来的事情想起来的确需要足够的勇气。

  流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告诉我们,“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可以推断的是,在与家人相处尚且极端自私的人,放在官场上不可能成为清官。合理合法继承前人留下的各种遗产,是顺理成章的行为,然而出现在“考古现场”一家人的“考古成果”,足以令我们重新审视家庭矛盾的焦点问题。从漫画作品联想诉求角度看,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漫画《考古现场》,是笔者两年前参与组织“全国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作品展览”征集而来的。第一眼看到作品,感觉漫画表现题材更趋近家庭生活。此后参观了位于郑州市的一个真实的考古现场,对考古以及这项工作对人类的影响又有了新的理解。

  考古,通过对古代人类行为遗迹和器物的发掘、研究,为人类进化和文明进程提供依据。种种考证成果表明,文明和野蛮一向是跟随时间行走的两条线索。陪伴考古工作出土的文物、古董,不仅有其自身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些器物本身记载着文明和进步,也印刻着堕落与衰退。

  我们今天的生活,也将成为明天的历史。无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还是行走于社会,本质上,我们都在书写历史的一部分。为此,我们应该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漫画《考古现场》为我们留下的启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