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科教时评:乡村教育莫远离故乡山川
沙洲
//www.workercn.cn2015-04-1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城市稻草人”(李法明 画)

  高楼、电脑、汽车、图书馆、工厂、娱乐场所、博物馆……教材里这些城市孩子司空见惯的东西,对于位于湘西保靖大山里的孩子来说,却是遥远而又陌生的。这里的老师忍不住抱怨,初中语文教材虽然历经多次改革,但是编者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致使教材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状。目前大多数教材对农村生产、生活的情况反映不够,城市化倾向明显。乡村教育的“乡土味儿”渐渐淡了。(4月15日《中国教育报》)

  在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大潮中,城市早已成为主导者,引领着现代化与工业化的方向与潮流,农村被动地追随其后,乡村社会日渐成为现代文明的看客和边缘者,更多表现出的是受裹挟后的无意识跃进和急功近利。具体到教育方面,体现为教育的决策权、话语权集中在城市精英阶层,整个教育价值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的取向。于是,大多数乡村学校逐渐沦为乡村社会的一方“孤岛”,课堂在努力摆脱“乡土味儿”,乡村的小孩却不真正熟悉乡村,身边的村庄、山川、树木,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也是漠然的。乡村教育的现实出路在哪里?值得人们关注。

  乡村教育的迷失由来已久。早在1926年,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尖锐地抨击当时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村落社会传统组织形态已经解体,农村个体化社会兴起,乡村社会早已不再闭塞,当下的乡村教育宗旨已与陶行知先生所处的时代不同,在这种大背景下,为农村教育的未来单纯开出回归乡土的药方,并不实际,但是一味地城市化价值取向也不是适宜之举。

  现在的农村青少年有一种令人忧心的整体倾向:逃离乡土,逃离乡土,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目前,乡村教育的最大误区,在于教育者、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没有想尽办法,引导孩子们热爱故乡山川,在功利化教育之下,不少农村孩子缺乏对自己、对家乡的内在尊严和骄傲。著名学者钱理群对此评价道:“这就是失根,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钱理群先生和两位贵州学者曾经专门为贵州青少年编写过一本“量身订制”的语文读本,里面尽是贵州的风土人情、过去和未来。他们把地域文化的教育引进语文教育,提出的理念就是: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

  从某个层面上来讲,乡土教育不仅仅是热爱家乡的教育,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除了土地、山川、河流等自然环境,我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乡村生活秩序都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对于农村孩子的人格、精神养成有着城市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

  乡村教育不能让孩子变成“城市稻草人”,要引导学生对乡土有感同身受的理解,真正地意识、理解、关怀、尊重和欣赏自己的乡土,培养他们的本土文化自信。在当下,重新理解乡土,扩展乡村教育的视野,其实是基于年青一代精神发展的需要。只有当我们对乡村文化给予同样的尊重和重视,把农村课程资源视为不可替代性的存在,而不是城市文化的附庸,新农村教育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