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高谈阔论:不要玩弄写作“千术”
黄田
//www.workercn.cn2015-04-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读到一篇名为《假如什么都不会,那就写作吧》的文章。开头写到:“写作其实是件肤浅的工作。小学三年级以上,会识千儿八百字,都能写。要达到赚杂志稿费的水准,也只要勤劳,专门训练个一年半载就行了,和木匠、裁缝没什么高下之分。”看了之后哭笑不得,有许多话如鲠在喉,不禁要问:这是不是在玩弄写作“千术”?

  首先,要搞清楚“写作”的概念。从操作层面而言,写作,是写作者为实现写作功能而运用思维操作技术和书面语言符号,对表达内容进行语境化展开的修辞性精神创造行为。写作是一门艺术,各种文体各有各的写作特点、方法和技巧,其中有很深的学问。写好一种文体就很不错了。

  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就像蜜蜂采蜜,非常辛苦,整天飞来飞去,需要采集成千上万朵花蜜,才能酿出那么一点点蜜糖。

  有个知名作家曾经对我说,他要连续看三天书报,才能写出一篇千字文章。我有个朋友,从小酷爱写作,高中毕业后,埋头搞了几年文学创作,撰写了几百篇诗歌、散文、小说,却没有几篇发表,大多泥牛入海。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写作要领,可见写作之难。

  如果撰写学术著作,就难上加难了。鲁迅为了写《中国小说史略》,就花费了极其艰辛的劳动,他从浩瀚的书海中一点一滴地进行摘录和收集,从不厌烦。他所写的《小说旧闻钞》一书,就是从90余种1500余卷书中用蝇头小楷一笔一画抄录出来的。马克思为了创作《资本论》,花费在搜集研究资料工作上的时间竟长达40年。这期间,他仅阅读和摘要过的主要书籍就达1500多种,作了65本厚厚的笔记,字数多到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精确地统计出来。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该文作者又说:“莫言小学没毕业、郑渊洁只读到小学四年级,这并不影响他们拿诺贝尔文学奖、上作家财富榜。”而事实并非如此。26岁之前,莫言写了很多作品,向全国报刊投稿,却屡投不中。终于在1981年秋天,河北保定市刊物《莲池》发表了莫言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后来,莫言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期间,第一本书《透明的红萝卜》(徐怀中作序)和第一个长篇《天堂蒜薹之歌》出版。1986年,莫言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据悉,在上世纪80年代,莫言和迟子健、余华、刘震云等在内的一大批知名作家还参加了中国作协下属的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作举办的唯一一届有正式学历的研究生班。

  试问:如果莫言不去大学多次进修,没有多位名师的指点、帮助和推荐,没有自身坚持不懈的磨练写作,没有翻译家将其作品推荐到国际文坛,凭小学生的水平能拿到诺奖吗?恐怕是万万不可能的。

  再说“郑渊洁只读到小学四年级,这并不影响他上作家财富榜”。但他勤奋自学,挑灯夜战,翻阅无数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不通过自身奋斗,怎能跻身作家财富榜?

  其实,只有真正写作的人才体会到,写作是一种艰辛、复杂而寂寞的脑力劳动。据权威统计,在几十年来低稿费的背景下,中国90%以上的作家赚不到钱,不能靠稿费养活自己。该文作者说的“要达到赚杂志稿费的水准,也只要勤劳,专门训练个一年半载就行了,和木匠、裁缝没什么高下之分。”实在是“美丽的谎言”。有时,勤劳是白费力气,方法和思维比勤劳更重要。

  同时,写作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要想写出一部脍炙人口、震撼全国文坛的文学作品,首先必须具备深厚的生活积累、固有的写作天赋、坚实的写作功底和熟练的写作技巧,否则,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是一堆文字垃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