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看台声音:让孩子爱上体育,没那么难
//www.workercn.cn2014-08-0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则不太起眼的消息 :

  7月28日晚,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拉开帷幕。没有“大牌”和明星,来自上海近50所学校的5000多名普通学生当仁不让成为“主角”,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真实而快乐的体育艺术表演。据了解,开幕式的演员都是普通学生,主创团队多是学校老师,所有排练没有占用一节课,全部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报道中,说开幕式没有大牌和明星其实也不完全对,只不过,那些体育明星们甘愿当学生们的配角。前国家女排队长李国君为同学们发球,前国家女足队长孙雯为同学们传球,国家男篮中锋张兆旭带同学们运球,奥运冠军刘翔则为“20人21足绑腿跑”鸣枪发令……

  节俭办赛在当下不算什么新鲜事,不过,当这样一台学生担纲主角、明星甘当绿叶的开幕式呈现在国人眼前时,它仍能打动人心。据了解,本次盛会以“团结、奋进、文明、育人”为宗旨,以“阳光运动、健康成长”为办赛理念,淡化竞技,不唯金牌,大力倡导“健康第一”。这些似乎都是校园体育主题中应有之义,没有特别新鲜的,但淡化竞技不等于不要竞技,不唯金牌不意味着不争金牌。开幕式上,让体育明星们和学生近距离接触,就是要让同学们感受到这些运动明星们所传递的精神与力量。这是力与美的展示,更是体育精神的一种传承。

  前些年,人们谈到中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关系时,喜欢用的一个词叫做“反哺”,意即,中国竞技体育搞上去后,相关部门和人士应该回过头来帮助、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中国的体育明星们出现在学生运动会上,并自愿当配角,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大约便有“反哺”的意味。从另外一个角度,它也可能寄托了人们的一种期盼——什么时候我们的校园能跑出刘翔这样的大明星就好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美好却还有些遥远的愿景。眼下的中国校园体育别说培养出自己的刘翔,就是把教育部要求的体育课保质保量地上好,都恐非易事。事实上,在现有的体制下,普通学校并没有为中国竞技体育输送人才的任务,中国的体育教育应该首先回到体育教育的起点,面向每个人、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培养体育的兴趣、特长,进而教给他们喜欢的项目的技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体育之美,体验到体育成为陪伴他们终身的乐趣。

  中国的校园体育搞得如何,还得由数据来说话: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2012年9月联合发布的2010国民体质检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心肺功能。与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日前表示,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十分脆弱,维持上升势头的压力很大。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的现象,尤以7岁至12岁年龄段的学生增长速度最快。此外,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趋势依然没有得到遏制,甚至在很多指标上,大学生不如中学生。

  和热热闹闹的全国学生运动会相比,这些数据显然更刺眼、更令人忧虑。搞好校园体育,决不能仅仅依靠三年一次的全国学生运动会来作为推动剂,而必须春风化雨,从每节体育课,每一次课外活动做起,从培养孩子对于体育的热爱着手。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逐步建立起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联赛机制,并进而再讨论为国家输送竞技体育人才。

  我并不认为,孩子们天生就爱上网、爱宅着,他们大多只是没有感受到体育独有的魅力和愉悦。毛泽东曾经说过:“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进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固而强意志。筋骨在,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在,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让孩子爱上体育,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因为人都有游戏的天性,而体育就是这样一种让人“身心皆适”的游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