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看台声音:跑步如何成为文明
//www.workercn.cn2014-05-3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经意间,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爱上了跑步。尽管北京的雾霾天气越来越多,但这似乎都不能阻挡他们对于跑步的热爱。我理解,他们一定是充分尝到了跑步的乐趣,感受到了跑步给他们的身体、心理乃至人生所带来的积极变化,才会疯狂地爱上跑步。这样的情景,换在吃不饱饭,吃不好饭的短缺经济年代是我们不敢想象的,因此,以我之浅见,跑步热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换言之,跑步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跑步本身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风尚、一种文明,现如今,越是成功人士,越是醉心于跑步,这或许也能从一个侧面证明跑步与文明的某种微妙关系。

  或许,有人不以为然:跑就跑呗,扯那么多干嘛?但实事求是讲,跑步并不简单,它可能是人类最接近本能的运动,无师自通,然而又是最复杂、最能挑战人类身体极限的运动。也正因如此,跑步比赛的举办对于组织方的专业要求就非常高。

  比如当下方兴未艾的马拉松热,本来是好事情,是我们试着与国际大都市接轨的尝试之一,是推进全民健身的良好载体,但马拉松赛在各地有关部门的盲目攀比和政绩冲动之下,却经常发生人们不愿看到的混乱、甚至是悲剧:最新的消息是,5月25日在昆明举办的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上,10名参赛人员在赛中出现身体不适,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冯某为昆明一高校在读大一学生,今年21岁,在男子组半程马拉松赛进行到1小时24分钟时出现步伐不稳等情况,随即被救护组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已经不是马拉松赛事第一次出现死亡事件,在今年3月举行的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赛上,一名25岁女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突然晕倒,抢救无效死亡;在2012年的广州马拉松赛上,两名选手在赛后死亡;而大家最熟悉的马拉松死亡事件是在2004年的北京马拉松赛,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学生刘鸿斌和一名退休职工先后猝死,其中刘鸿斌的死还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除了死亡惨剧,其他如选手作弊事件、奖金风波、“尿红墙”、垃圾遍地等混乱现象,在我国各城市的马拉松赛事中也时有上演。但即便如此,所有这些都无法阻挡各地竞相上马马拉松赛事的热情,而且一搞就是大规模,动辄就是几万人,而且还要进行电视直播,目的无非还是要借马拉松赛宣传城市形象,实现“体育搭台,经济唱戏”。这原本也无可厚非,但办赛者至少需要秉持专业、理性的态度。如果盲目跟风、贪大求全,对赛事组织缺乏足够论证和专业保障,混乱就在所难免,不仅达不到宣传城市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也违背了马拉松赛的公平竞技精神和“全民体育”的健康理念。

  承蒙有识之士赐教,据说,我国马拉松赛事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美国是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国家,2012年举办了780多场马拉松,日本是世界经济总量第三的国家,人口大约是我们的1/10,不完全统计2012年举办了200多场马拉松。而我国2013年全年只是举办了39场,在世界经济总量前十位的国家中,我国马拉松赛事数量仍是最少的。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在举办马拉松赛事上一定要大干快上,实现快速超越呢?当然不是。窃以为,马拉松赛事数量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跑步人口要上来。那些凑热闹跟着起哄的赛跑者,那些仅凭一时意气就去参赛的选手,都不能算是跑步人口。真正热爱跑步的人不仅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对自己的身体有清晰的了解,更知道理性、科学、健康对于跑步的重要性。马拉松赛的本质也不是战胜对手,而是挑战自我。

  跑步如何成为文明?当越来越多的人尝到跑步的乐趣,当科学健身成为常识,当我们的跑步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当我们的赛事申报越来越严格、参赛门槛越来越高、赛事保障越来越专业,跑步离文明就不远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