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民生视点:一个80后公务员辞职引发的冲击波
//www.workercn.cn2014-01-2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1月15日,上海《解放日报》一篇名为《80后公务员辞职引热议,自称7年碌碌无为是loser》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文章说:日前一位曾在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作了7年的80后公务员毅然辞掉了自己的公务员工作。他称,碌碌无为过了7年,都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而人生却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觉到自己是loser.

    这段告白代表了相当多年轻公务员的心声。

    对于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80后”,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人梦想,更渴望能听从内心的召唤,从事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只是迫于就业的压力和受到机关稳定工作、待遇优渥的诱惑,才纷纷踏上日益拥挤的国考独木桥,昔日张扬的理想屈从于循规蹈矩、论资排辈的现实。

    受“最难就业季”的影响,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热度不减,最终报名人数为152万,刷新纪录。从存量上看,2008年至2012年底,全国公务员数量分别是659.7万、678.9万、689.4万、702.1万、708.9万,5年间增长近50万人。

    在这个大趋势下,一个80后公务员的辞职便成了诺大新闻,令人百感交集。文章意味深长地说:“公务员像极了温水中的青蛙,慢慢不知不觉被煮熟了,如果当年直接扔热水里头也就跳出来了。被短暂的安逸消磨了奋斗的勇气,最后成为机关里那些碌碌无为人中的一员。”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后,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潮流,简政放权、回归市场成为时代关键词,这样的辞职会不会成为潮流?

    2013年中央又是反“四风”,又是“八项规定”,是取消行政审批权力度空前的一年,随之而来的是附着在上面的灰色利益的终结,中秋月饼和大闸蟹销量的下滑、年底购物卡和挂历的锐减都是有力佐证,导致不少靠工资卡过日子的年轻公务员顿感日子窘迫。加上正在紧锣密鼓推动的厉行节约、公车改革、养老、医疗并轨等改革,使公务员这个“金饭碗”正在悄然褪色。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测算,2008年中国行政公务支出占政府全部支出达36%~37%,远超世界平均水平25%.最昂贵的政府这一说法始于他口。目前行政改革初见成效,且广受公众支持, 可以想见,公务员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在2013年诺贝尔奖北京论坛上说:“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这样的浪费不仅是国家社会层面的,也是个人层面的——埋葬的是太多人才的个性、才华和梦想,直接扼杀创新创造热情。

    汇通天下总裁翟学魂甚至预测公务员未来命运称,“当下拼命挤进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未来命运必然跟十年前的下岗国企工人一样:人到中年被体制抛弃,浑身没有一样市场需要的技能。”

    在上述上海那位年轻公务员辞职感言中,也有收入低、7年没涨工资等吐槽,非但没有引起公众广泛同情,更多却是挤兑和嘲讽。如此公众总体形象,加上越来越多的约束,再没有潜在的福利待遇支撑,必会对公务员队伍产生挤出效应,尤其是大量梦想尚未磨灭的年轻人会找新的人生方位。

    按照国际惯例,公务员收入和社保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人民群众普遍没有群情激昂,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收入和福利是公开透明的,受到法治严格约束并接受社会严格监督,因此,中国公务员面对的不是增不增加收入的问题,而是收入如何实现公开透明的问题,财产公示制度建立的问题。更关键的是,为了避免少数公务员走向权力寻租的贪腐不归路,还当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边界,尤其是推动依法行政,将权力装到制度的笼子里。

    在美国、英国真正梦想当公务员的年轻人都约在2%左右,公务员在那里并非一个热门职业。如果中国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公务员热会迅速降温,大批年轻人会坚定实现自我理想的信念,投身到新一轮市场创富大潮中。

    这一方面会减轻纳税人负担,另一方面有利于将愿意并擅长为人民服务的人留在政府。

    毕竟,公仆对于人民来说,有些多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