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数据要跑起来,干部更要跑起来
方大丰
//www.workercn.cn2017-09-2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信息跑不到的地方,让干部跑,在信息做不到的方面,让干部做到——将行政流程创新延伸到干部素质、作风和能力的建设上来,这应该成为当前许多地方正在推进的政务改革加快落地的重要方法论。让“数据多跑路”并不意味着干部可以“少跑腿”,干部的精气神更需要在这场改革中得到淬炼和提升。

  上下联动,锐意改革是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也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本报9月21日一版报道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湖南浏阳样本,市直42个部门梳理出群众和企业申请办理的事项1064项,预计到年底,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这再次表明改革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部署和推动,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创新和倒逼。改革实践层面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总是不断揭示着“改革无止境”的诸多现实意义。

  “放管服”改革是中央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部署,浙江率先提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创造性地抓住了这项改革的牛鼻子。浙江实践和浏阳样本的核心启发意义仍然在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倒逼各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提升政府效率与提升政府对企业和民众的亲和力,是相辅相成的——消除政府与市场和百姓的距离感,不仅需要通过改革优化政务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也要真正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切身感受中去寻找改革动力和目标方向。

  此类的改革在不少地方和领域的加快推进以及取得的实效充分证明,改革离不开对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充分运用,离不开做简政放权的减法、强化监管的加法以及优化服务的乘法,更离不开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公仆意识和行政能力。

  有地方干部告诉本报记者,曾半夜接到群众咨询相关费用报销问题的电话——如果没有消除横亘在干群之间的“信息墙”“距离感”,作为“公仆”的地方干部焉能知道如此百姓冷暖?

  如何能更多、更直接地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找到改革的痛点?

  在信息跑不到的地方,让干部跑,在信息做不到的方面,让干部做到——将行政流程创新延伸到干部素质、作风和能力的建设上来,这应该成为当前许多地方正在推进的政务改革加快落地的重要方法论。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反馈表明,让“数据多跑路”并不意味着干部可以“少跑腿”,干部的精气神更需要在这场改革中得到淬炼和提升。

  “最多跑一次”,是政府对群众的庄严承诺,在越来越详尽的清单之外,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实干和担当,以及干部队伍在情感观念上、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上对改革创新的不断适应。

  在不少地方,决策者的案头摆放着各种改革推进方案,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时常会被“抓铁有痕”“壮士断腕”等词语激荡起某种豪情与责任感,媒体上会有许多响亮的口号出现……但毋庸讳言的是,人们对改革效应的实际感知与相关改革方案、表态和口号之间,仍然存在落差。个别地方,改革还停留在愿景和口号层面,或者仅仅是象征性地“走了一小步”……

  转变政府职能是一场从观念到体制机制的深刻革命。少数干部认为,简政放权能用的招数基本上都用了,权力已经不能再减了,速度已经不可能再快了,改革的红利释放得已经比较彻底了。对此,有学者指出,这些言论恰恰就是部门主义的逻辑,是当下改革的重大瓶颈之一。企业和群众对“最多跑一次”的期望值还很高,说明政府改革还有不小的努力空间。

  突破部门主义,树立客户意识,打造服务型政府,既考验各级政府及部门对改革政策的执行力,也是对官员改革创新能力和魄力的检验,只有对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个标准,勇于实践,让干部更多地“跑起来”,创新才会有无穷的空间和清晰的方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